<li id="qwegw"><source id="qwegw"></source></li>
  • <button id="qwegw"><input id="qwegw"></input></button>
    <code id="qwegw"><tr id="qwegw"></tr></code>
    <li id="qwegw"></li>
  • 您當前所在位置:晉江新聞網>> 網盟動態 >>正文

    四架飛機十多門大炮,他的農家樂收藏上萬件紅色物件,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www.527704.com來源:名城蘇州網2024-12-13 16:14我來說兩句
      

      名城蘇州網訊 這里有一艘參加過渡江戰役的帆船,還有四架飛機、十多門大炮,無數的槍支彈藥,共計上萬件武器裝備(均已報廢),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軍事博物館;

      這里有名貴的樹木、花卉,以及黃桃、香梨、大棗、甜柚、枇杷、石榴等果樹,的確是一個正宗的農家樂;

    微信圖片_20241210161404.png

    (△馬英網與他收藏的飛機)

      這片熱土的主人曾經是位航運老板,如今是常州市荷花靜園生態農莊主理人、紅色收藏家馬英網。

    (△馬英網農家樂內的“紅色管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難忘紅色故土航運老板返鄉創辦農家樂

      “8年前,我開始了紅色收藏之路。”馬英網介紹,他出生在常州溧陽市竹簀鎮官墩村,這里位于全國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之一的茅山革命老區,也是新四軍“竹簀橋會議”(也稱“官墩會議”) 原址。

      中學畢業后,馬英網跟隨著父輩從事農作,經過幾年打拼,腰包漸漸鼓了起來,便買了臺手扶拖拉機,農忙時用作農耕,農閑時搞點運輸。后來他又從事建筑材料運輸,成立了航運公司,業務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了,馬英網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官墩。這里三面環水一面環山,為歷代兵家戰略要地。1938年6月12日,陳毅率領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機關和部隊到達這里,召開了新四軍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竹簀橋會議”,拉開了江南人民抗日斗爭的序幕。

    微信圖片_20241210160210.png

    (△設在農家樂內的紅色教育基地)

      “我們的祖輩,是新四軍抗日的親歷者,作為后人,我一定要把這段紅色故事、記憶傳承下去。”2016年,在外做生意的馬英網回到村里,就近選址并啟動了荷花靜園生態農莊建設,同步還原“竹簀橋會議”舊址、設立溧陽北山新四軍抗日烽火陳列館等紅色陣地,打造“紅色官墩”教育基地,走上了“紅色傳承、綠色發展”的道路。

      飛機“飛”進了農家樂,成當地網紅頂流

      每逢節假日,越來越多的參觀者慕名而來,他們的目光主要聚焦于停放在荷花靜園農家樂里的4架飛機(外殼)。

      走進荷花靜園,穿過一個人工湖,記者看到一節綠皮火車車廂、幾輛軍用吉普車,當仁不讓的主角還是幾架飛機。

      馬英網自豪地說,“我這個農家樂不是最豪華、風景最好的,但絕對是咱們這最有特色的。”

    微信圖片_20241209165826.jpg

    (△學生打卡迷你“航空館”)

      他介紹,“這架米2是一架輕型多用途的直升機,曾參加過戰爭和地震救援;雅克18是一架教練機,用于培養飛行員;殲5是我國制造裝備的第一種高亞音速噴氣式戰斗機,機身上彈痕累累;轟5是一款老式轟炸機,遺憾的是只剩下幾段殘骸了。”

      談起這幾架飛機的由來,馬英網介紹這都是“中國好人”張長生捐贈的。張長生號稱全國民間收藏飛機第一人,收藏了飛機數十架,以及飛機發動機、降落傘、黑匣子等幾千件,每年免費供數萬余人參觀。

      2019年,經他人介紹,馬英網結識了張長生。后來張長生受邀來到了“荷花靜園”,探訪了復制的竹簀橋會議的場景、聽著新四軍抗日的故事,大為感動,兩人相見恨晚。經過進一步交流,張長生決定將自己的部分舊飛機藏品捐贈給“荷花靜園”。

    420A5764.JPG

    (△馬英網收藏的殲5飛機)

      馬英網回憶,“我們倆的初衷是一樣的,就是希望更多人尤其是下一代,能夠記住這些紅色故事,紅色記憶需要傳承。”于是,從2019年到2020年,四架舊飛機外殼被拆解后運到荷花靜園,重新組裝并免費向公眾展出,成為市民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頂流。

      軍刀地雷炮彈等紅色藏品印證侵華日軍罪行

      除了迷你的“航空館”,這個農家樂還收藏有新四軍抗日時期的各種老物件,儼然成了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微信圖片_20241210162439.png

    (△王必成將軍后人捐贈的日本軍刀)

      “這把是開國中將王必成將軍后人捐贈的大刀。”在陳列館,馬英網指著展柜里銹跡斑斑的一把軍刀說。

    (△開國中將王必成)

      王必成是開國中將,抗戰時期擔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一支隊二團參謀長、團長,他指揮打新豐、攻句容、襲東灣,全殲延陵(賀甲)之敵,連戰皆捷,創造了新四軍對日作戰的多個“首次”。

      馬英網介紹,經常聽到村里老一輩人講,第二團為老虎團,王必成被稱為“王老虎”,他神出鬼沒,每一次都旗開得勝,簡直就是常勝將軍。

      幾年前,王必成將軍后人前來溧陽竹簀橋尋訪父輩“紅色足跡”,參觀了馬英網的新四軍北山抗日烽火陳列館后深受觸動,決定捐出父親當年在蘇南抗戰時期繳獲的日本軍刀。

    4_80165_582d2084825bc31.jpg

    (△王必成將軍后人捐贈的日本軍刀)

      在新四軍竹簀橋會議展覽館,記者看到了這把軍刀,80多年過去了保存得非常完好。刀把處刻有清晰的文字,一面是制刀時間:“昭和八年”(1933年),另一面可能是制刀人:“左藤太郎”。

      “這把軍刀是日本人侵華的罪證,曾伴隨著侵略者肆意燒殺搶掠,沾染了無數中國人的鮮血……如今展覽在這里就是要前來參觀的人都能感受到,當年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抗日故事!”馬英網介紹。

    2024_11_27_12_26_IMG_6263_副本.jpg

    (△館內的日本逼供刑椅)

    光影魔術手拼圖.jpg

    (△館內收藏的部分武器,已成日本侵華罪證)

      館里還藏有抗戰時期大量的老物件,比如侵華日軍的地雷、炮彈(均已處理,無爆炸功能)以及逼供刑椅,很難相信坐上去之后要面臨多么大的煎熬和痛苦。

      年接待30萬人次勉強收支平衡,但是能助力鄉村振興足矣

      近年來,馬英網陸續投入千萬余元,打造農家樂,還原紅色場景,收藏了上萬件藏品。一批批游客到荷花靜園“紅色管墩”緬懷革命先輩,感受老區風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這里成了許多市民游客來溧陽游玩必打卡的選項。

      馬英網介紹,通過游客自發地在社交平臺分享,參觀者呈爆發式增長。去年他們農家樂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今年預計30萬人次左右,明年預計還要大幅度增長。

      游客雖然眾多,但是“荷花靜園”僅能做到維持收支平衡,很多親朋對此表示不理解,“有那么多錢買什么廢銅爛鐵?到城里買套房,給自己換輛車不好嗎?”

      對此,馬英網說,如果為了賺錢,就不做這件事了。“生于斯,長于斯,愿報于斯。”家鄉這片紅色故土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挖掘、傳承,這些老物件是值不了多少錢,但是陳列在這里,就是告訴后人日本侵華的罪證,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如果說給100萬元要我上戰場,我不一定愿意。但是看到這些實物,感受到老一輩革命者在國破家亡時奔赴前線奮勇殺敵的熱血精神,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那我會義無反顧走上戰場,沖到前線。”馬英網動情地說,自己能做的事,就是把愛國情懷發揚出去,讓更多的參觀者接受紅色教育。

      2020年3月,荷花靜園內的“竹簀橋會議”舊址被常州市文管會授牌“一般不可移動文物”。2021年6月,荷花靜園被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授予“鐵軍精神宣傳先進單位”,成為中小學教育實踐基地,每月來紅色官墩和荷花靜園旅游的人數達2萬多人次。

      近年來爆發式的游客,帶火了馬英網的農家樂,也帶動了竹簀橋周邊的文旅餐飲消費。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馬英網正與多個機構接洽,籌備打造紅色研學精品線路。展望未來,馬英網信心滿懷。他說,“我們要打造口碑良好、極具影響力的紅色教育基地,讓游客來這里不僅能體驗農家樂,還能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實現‘紅色傳承、綠色發展’的初衷,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熊曙光)

    標簽:農家樂|飛機|大炮
    責任編輯:陳子漢 陳子漢
    相關新聞
    我來說兩句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你至少需要輸入 5 個字    昵稱:       
    特別說明: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汝州市| 徐汇区| 宁强县| 息烽县| 望奎县| 双牌县| 晴隆县| 定日县| 鹿泉市| SHOW| 衡山县| 贵港市| 宁远县| 吉林省| 涞水县| 镇原县| 玛纳斯县| 乌审旗| 克东县| 陕西省| 抚顺县| 西林县| 隆昌县| 波密县| 稻城县| 阳山县| 封开县| 延安市| 巧家县| 定南县| 彰武县| 凤台县| 万全县| 泸西县| 称多县| 鸡西市| 石河子市| 吉林市| 调兵山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