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作價433億元順豐股權置換欲借殼
鼎泰新材23日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將以全部資產及負債與順豐控股全體股東持有的順豐控股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作價433億元。順豐控股由此實現借殼上市。繼此前申通快遞和圓通速遞宣布擬借殼上市后,作為快遞業航母的順豐將快遞業借殼上市推向了高潮。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行業增速的下降和利潤率的逐年走低,快遞業巨頭通過上市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降低運營成本,拓展新的市場領域,有助于突破行業發展的瓶頸。
配套募資不超80億元
鼎泰新材公告顯示,此次交易擬置出資產初步作價8億元,擬置入資產即順豐控股100%股權初步作價433億元,扣除置出資產差額為425億,由公司以10.76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39.5億股自順豐控股全體股東處購買。
鼎泰新材表示,擬以不低于11.03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72529.47萬股,募集配套資金總金額不超過80億元,扣除中介費用及相關稅費后,將用于航材購置及飛行支持項目、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采購項目、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術研發項目、中轉場建設項目。
作為國內快遞行業的航母,順豐控股2013年-2015年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8.90億元、9.20億元和16.23億元。順豐控股承諾2016年-2018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1.8億元、28億元和3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32%、28.44%和24.29%。
順豐控股是國內第一家用飛機運送快件的民營快遞公司,目前擁有全貨機30架,預計3年后自有機隊規模將超過50架,構建以深圳、杭州為雙樞紐,輻射全國的航線網絡。順豐控股表示,公司通過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業務轉型,將進一步向供應鏈管理領域滲透。未來公司將逐步覆蓋生產計劃、采購及生產環節的供應鏈服務,為客戶提供包括生產計劃、采購、金融、信息服務等方式在內的供應鏈綜合性解決方案,逐步構建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一體的開放物流生態系統。
快遞業巨頭競相上市
去年12月,艾迪西發布重組預案,擬作價169億元購買申通快遞100%股權。今年3月,大楊創世發布重組預案,擬作價175億元購買圓通速遞100%股權。
業內人士表示,民營快遞企業之所以選擇此時集中上市,主要是為了突破行業發展的瓶頸。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快遞業增速將放緩,業務量和業務收入雖然預計分別增長34%和28%,但這是快遞業近10年來同比增速首次低于50%。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平均快遞單價由2004年的28.8元下降至2014年的14.7元,利潤率下滑至5%左右,與海外市場基本持平。
在上述背景下,快遞業龍頭公司積極部署登陸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降低運營成本,拓展新的市場領域。順豐控股表示,隨著農村市場、三四線城市以及跨境網購等快遞需求的釋放,快遞企業將重點“向下”、“向西”、“向外”發展。快遞企業將通過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快件集散中心和快遞末端服務平臺的建設,完善與擴張農村、西部與海外地區服務網絡。通過募投項目的建設,順豐控股將進一步提高中轉場的網絡覆蓋率與中轉效率。
在上市路徑方面,借殼成為目前快遞企業的主要手段。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選擇借殼上市主要是考慮時間成本。此外,申通快遞借殼前并未引入外部股東,股權結構相對簡單,在估值方面容易達成一致。投行人士分析,在申通、圓通和順豐的示范效應下,其它快遞業龍頭公司也將加快上市的步伐。
順豐開啟國內首家“無人機快遞”業務 2015-03-25 | |
愷英網絡擬63億借殼上市 2015-04-23 | |
順豐O2O項目陷虧損裁員窘境 快遞企業逆襲電商談何容易 2016-02-01 | |
順豐正接受上市輔導 國內快遞企業“賽跑”上市 2016-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