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Fun設計”運動品牌大咖微信講座舉行
晉江新聞網3月17日訊 3月15日晚,第十屆晉江國際“金點獎”運動鞋服設計大賽新增平臺——“Fun設計”運動品牌大咖微信講座的首期微講座舉行。微講座邀請了聯合國服裝設計最高獎獲得者、中國鞋業皮具十大設計師之首葉丹,就“品牌人格化&人格化品牌”主題作分享。
講座中,葉丹針對“品牌人格化”和“人格化品牌”的概念內涵及其在未來品牌創業潮背景下的機遇、困惑、應對方式等進行了生動的闡述和講解,并結合典型企業的案例進行解釋分析,引起設計師們的思考和共鳴,取得良好的效果。
互聯網時代
品牌人格化是必然趨勢
在葉丹看來,“品牌人格化”和“人格化品牌”是兩個不同的話題,一個是傳統大眾品牌的轉型升級話題,一個是獨立匠人品牌的創業和創新話題。品牌人格化是必然趨勢,也是一個被互聯網新經濟所倒逼的企業民主化的過程。其主要分為總裁人格化營銷、品牌匠人人格化、品牌虛擬人格化三條路;而人格化品牌則存在以網紅營銷為例的初級形態及以設計師、研發人為主體的終極形態。
“通俗理解,人格化是指創始人、匠人或者是虛擬的人格化。具體而言,即總裁營銷、設計師匠人營銷,或者是動漫形象營銷。在產品流通中銷售服務的所有過程,可能都會把人的人格化牽扯進來。比如在未來,可能流水線上的一個工人所負責的特定工序也會被二維碼所追溯。”葉丹說。
對于最近較為矚目的網紅營銷,葉丹也給出自己的見解,“明星網紅等名人只能說是傳媒娛樂、電商銷售出身的互聯網界面對人格化品牌的無奈的初級形態。目前幾大電商平臺也面臨人格化入口的瓶頸。因此選擇以明星網紅進行眼球營銷的方式作為過渡期。相比之下,設計師和手藝人則是以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出生的服飾業界面對人格化品牌時代的優勢的終極形態。換言之,不管是品牌人格化還是人格化品牌,最后人格化都會落實到設計師或者手藝人匠人這種心態上來。”
因此,品牌人格化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必然發展趨勢。葉丹表示,未來必然會是以設計師、研發人或者是品牌人格化和人格化品牌為主體模式,既社群又私密的圈層經濟的大時代。
微型風投讓設計師操作品牌更具主動性
品牌人格化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問題。每個名人或匠人背后都是一個品牌,未來互聯網和服裝業界本質上都是在搶人,企業將來可能面臨著眾多設計師自己出去創業的情況。
針對這一現象,葉丹以韓都衣舍“微型風投”的做法為例,為企業方提供了思考和借鑒的意義。
葉丹介紹,韓都衣舍是目前整個天貓所有品類店鋪中,為數不多粉絲收藏超過一千萬的店鋪,在服裝行業可謂一枝獨秀。為了避免大規模的設計師“出走”,韓都衣舍以創業小組的方式鼓勵設計師。
葉丹表示,韓都衣舍有300多個創業小組,每個小組3個人,一個負責對接公司公眾平臺的線上運營,一個負責供應鏈和開發端,一個為快時尚買手或設計師。這個小組模式最初就是一種微型風投形態,即公司將產品款式設計開發的過程責任到小組,由公司給予各小組固有資金做貨,當資金回款達到一定數額的時候,公司再以一定比例金額繼續提供給該小組進行后一輪運作。“這種運作模式,使得這些小組或設計師更有工作主動性,從而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共贏。”
(實習生_吳佳麗 記者_施珊妹)
安踏、361度、匹克等2015年營收凈利雙增 泉州體育品牌業績向好 2016-03-16 | |
從“工匠精神”說供給側改革 2016-03-15 | |
九牧王聯手韓都衣舍打造新品牌 ROR昨日正式上線 2016-03-08 | |
外貿先行者 三招教你“取暖” 2016-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