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表示,百度(中國)有限公司對外宣稱“百度百科”的內容經過內部審核,自己是經被告提供的號碼被騙的,百度公司應當承擔虛假宣傳、審核不實的責任,賠償499881元。
百度是一個知名的搜索網站,26日卻被東莞的王女士推上了市第一人民法院的被告席。王女士表示,百度(中國)有限公司對外宣稱“百度百科”的內容經過內部審核,自己是經被告提供的號碼被騙的,百度公司應當承擔虛假宣傳、審核不實的責任,賠償499881元。
事件原由:上網搜索客服電話遇騙子
去年6月13日,家住東坑鎮的王女士通過百度搜索“某商旅網優選”的客戶服務熱線電話,想辦理機票退票手續。她在百度上搜索的第二條信息顯示出了“4008111908”的號碼,并且署有“百度百科”的字樣。王女士隨后撥打該號碼,對方表示可以改簽,但要收取20元手續費。王女士在對方的電話指揮下,打開了網上銀行轉賬界面,輸入了對方賬號,按要求輸入了一組驗證碼“499881”。可是她的電話還沒有放下,就收到銀行短信,顯示自己的499881元剛剛匯到到對方賬戶。對方解釋是操作失誤,一會就把錢轉回來,但至今杳無信訊。
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此案。王女士認為,正是由于百度提供了的虛假號碼才導致自己被騙,所以將百度(中國)有限公司和東莞分公司告上了法庭,請求被告賠償499881元。
庭審焦點:究竟誰在經營百度網站?
昨日上午,坐在南城法庭上的王女士仍沒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如何被騙的,“百度百科里的信息怎么會有假的呢?我完全是出于對百度的信任,所有想都沒想就撥打了那個電話。”
百度(中國)有限公司、百度(中國)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的代理律師參加了昨日的庭審,他們提供了工商登記營業執照,并表示百度網站的經營者是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而并不是倆被告。“從營業執照登記可以看出,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經批準具有提供因特網信息服務業務,是百度網站的實際經營者。倆被告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只是關聯公司,不應當承擔責任。”
對于上述說法,王女士并不認可,“百度搜索引擎的頁面上,并沒有注明具體的經營公司是誰,也沒有注明經營公司與百度(中國)有限公司是什么關系。所以,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很難識別確定。即便如此,百度(中國)有限公司對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的運營是知曉的。百度(中國)有限公司設立幾家公司是混淆公眾,逃避相應的法律責任。”
由于雙方分歧太大,無法達成和解,法院將擇日宣判。
對話李一男:一位被光環籠罩的創業者 2015-04-08 | |
莆田系大戰百度背后 2015-04-02 | |
雙十一:90后網購者被騙的最多 粵蘇冀被騙人數居首 2014-11-19 | |
百度公司來晉考察對接服裝鞋帽企業大數據應用需求 2014-10-28 | |
傳統企業牽手互聯網巨頭 三六一度聯合百度共同研發數字智能產品 2014-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