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批發模式已不適應企業發展
伴隨著中國布衣柜行業的輝煌崛起,今天的冠達星已躍然成為中國布衣柜行業的領軍品牌。看到冠達星穩步上升的業績,楊建明欣喜之余并沒有感到輕松,“市場份額呈現萎縮之態,這種狀態還會越來越明顯。”楊建明意識到傳統的批發模式已經逐漸跟不上迅速變化的經濟環境,會在新的經濟形態里被新的商業模式所替代。
“好比我100元出廠價的產品,經過層層代理,層層加價,到了超市就賣到了300元,我的產品就貴了,它的價格競爭優勢明顯就比同類產品低。”楊建明說,同質化競爭加劇,能找到可替代商品的產品一旦價高,銷量必然下降,那么公司的競爭優勢也越來越小。“現在小商店也聰明啊,網上一搜就知道同類產品價位,代理商給的價高,小商店就可以選擇不要你的產品。”楊建明表示,互聯網的發展,已將以往因為信息不對稱騰出的利潤空間扁平化了。
同時,讓人不得不正視的是,在新經濟常態下,人力成本、店租成本、倉儲成本的上升,傳統批發模式已經不可持續,加之一些小商店、大賣場關閉,產品要怎么賣出去、要賣去哪里已經成為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
傳統批發模式已經不適應企業發展,那么傳統電子商務呢?在楊建明看來,傳統電子商務也在逐漸失去它的優勢。2009年冠達星入駐淘寶商城,2011年天貓一上線,冠達星便成為同行中第一家入駐的品牌,“去年冠達星天貓廣告費用就達2000萬,廣告流量成本逐年不斷上升。”楊建明坦言,加之假冒偽劣、虛假銷售泛濫,還延伸出了專業刷單公司,惡性競爭日益激烈,這些也成為冠達星想要實現自我突破必須面對的。
“互聯網+”時代催生冠達星云商
面對傳統批發模式的不可持續,傳統電子商務模式的遭遇瓶頸,冠達星該如何自我變革?面對經濟新常態,面對大家熱議的“互聯網+”時代,冠達星該如何轉型升級?
楊建明告訴記者,他在2013年騰訊WE大會上聽到馬化騰提及“互聯網+”,2014年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也是以這個概念為主題,再到后來,“互聯網+”被納入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他一直在不斷思考什么是“互聯網+”。“我覺得‘互聯網+’是把互聯網技術和傳統行業結合起來,它創造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楊建明說。
早期入駐淘寶天貓讓楊建明嘗到了甜頭,也讓楊建明有了這么一個想法:能不能建立一個有別于淘寶天貓的平臺,讓所有的制造商通過互聯網,通過這一平臺直接和小商店做生意,直接提貨給零售終端。就這么簡單的一個想法,楊建明想把它付諸實踐,冠達星云商隨之應運而生。
2014年11月10日,冠達星獲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注資上億元的冠達星云商正式上線。“冠達星云商其實就是一個‘互聯網+傳統批發’的新興電子商務平臺。”楊建明介紹,制造商和零售終端商家都入駐冠達星云商,小商家通過APP客戶端下單支付,冠達星通過線下智能倉儲物流將制造商商品配送到這些小商店,省去了中間層層批發環節。
“這一新的商業模式下,100元出廠價的產品到消費者手中可能只要139元,比以往節省了近一半價格。”楊建明表示,冠達星云商最終讓利于商家和消費者。
上線5個月已有2萬個小商店
楊建明表示,對于借用云商平臺能開拓出更大的銷售市場空間他充滿了信心,“可口可樂、心相印紙巾、盼盼法式小面包,還有許多晉江企業生產的日用雜品,成千上萬的小商店都在賣,冠達星云商模式的零售終端就是小商家,我們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如今,已經上線5個月的冠達星云商平臺已有2萬個小商店,并有越來越多的小商店正加入這一平臺,“入駐的商店仍有一大部分是‘死粉’(注冊但仍未真正使用云商系統),但我們發現‘活粉’的數量在逐漸增加中。”楊建明說,越來越多小商店嘗到了云商平臺帶來的甜頭,他們開始接受并愿意使用冠達星云商模式。這一轉變讓楊建明更加有信心,“我們正加大力度進行線下推廣,相信不用多久平臺上的小商店會超過10萬家,這也是我們的目標。”
那么,冠達星云商能賣些什么?對于剛起步的云商,楊建明有著自己的打算,“我們從日用品開始,等云商模式更加成熟,將逐步引入新的商品種類。”就在記者采訪的當天,有兩三家企業聯系到了楊建明表示想要加入冠達星云商,“下一步我們要引進制造商,除了主動與我們聯系的外,我們也組建起了自己的招商團隊,歡迎全國各地商家加入我們冠達星云商。
為了做好冠達星云商,在軟件系統開發上,楊建明做足了功夫,他已看中廈門軟件園三期的一處辦公地點,“要將我們的技術開發團隊移到軟件園中,要繼續吸收人才,擴大我們的技術開發團隊。”楊建明坦言,目前已經開發出的云商APP客戶端、智能物流系統仍需要不斷升級,內部系統建設、數據化建設仍需要進一步維護。
“困難都會有,但都能夠解決,最大困難是要用多久才能解決困難。”對于冠達星云商的發展,楊建明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當冠達星云商在內銷模塊步入正軌,他們還將推出跨境電商,在國外設立自己的倉庫,將冠達星云商模式應用于外貿領域。
延伸閱讀
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冠達星云商的推行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代理商的利益沖突和物流的配送問題,都是在推行冠達星云商時新出現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楊建明又是如何去化解的呢?
挑戰一:代理商何去何從?——鼓勵代理商轉為服務商
要讓利于商家和消費者,最直接的便是牽涉傳統批發模式中代理商的利益。楊建明坦言,眾多代理商不認同甚至是反對冠達星云商模式,“他們認為云商是在取代他們代理商的位置,但是他們還沒意識到,純粹賺取差價的代理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楊建明認為,大經濟環境背景下銷量的下降,同質化競爭導致毛利下降,同時店租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即使沒有冠達星云商,代理商在不久的將來也要面對生存危機。”
楊建明希望代理商也能夠轉型升級成為他們的服務商,把他們現有的小商店資源導入冠達星云商中,服務于這些小商店,而同時代理商與冠達星云商簽訂合同拿取提成,“這樣一來,代理商不再僅僅代理布衣柜,還可以代理其他的日用品,將來他們拿取的服務費會遠遠多于他們代理所賺取的費用。”
楊建明表示,冠達星云商推廣過程中,一開始受到的代理商阻力肯定是巨大的,“我已經做好面對轉型期銷售量減少業績下降的準備,小壓力現在不扛住,以后就會面對更大的壓力。”讓楊建明感到欣喜的是,現在已經有不少冠達星代理商轉為服務商。
冠達星安徽省代理邢濤表示,去年年底他已經從代理商身份轉化為服務商身份,他坦言,轉型過程中確實遇到了業績下滑現象,但這一現象在慢慢好轉中,“高效快捷的模式總會被認可,但這需要一個過程。”邢濤說道。
挑戰二:倉儲物流配送如何解決?——預計在全國建立50個智能倉儲
代理商的問題能夠解決,那么,眾多商品如何存放?如何管理?楊建明說,要解決這一難題,就要在全國各地建立智能倉儲。目前冠達星在全國各地租用11個倉儲,但依照冠達星云商的發展模式,現有的倉儲模式并不能夠滿足需求,“預計要在全國建立50個智能倉儲。”楊建明表示。
那么,全國各地眾多門店,面對零散的訂單,物流配送環節又該如何解決?楊建明告訴記者,結合傳統物流的同時,冠達星自主開發了一套智能物流系統,“這套物流系統類似于滴滴打車,我們整合線下眾多閑置小貨車資源,通過APP發布貨運信息,由他們來承接冠達星云商平臺的貨運。”楊建明表示,冠達星的物流成本也因此降低了近40%。
楊建明坦言,預計建立的50個智能倉儲將是一個巨大投入,智能物流系統的進一步開發完善需要專業人才,都是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冠達星云商是一個開放平臺,容量巨大,潛力無限。想要把這個盤子做大,需要合適的合作伙伴,我愿意讓出一些股權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謀求共贏而非壟斷。”楊建明告訴記者。
“你做過最壞的打算嗎?”采訪結束時,面對記者的疑問,楊建明信心十足地說,“我認為我能夠做好。”他說,有不少人質疑過冠達星云商,認為這種模式有些理想化,“我不改變我一定會被新經濟常態所淘汰,我做出改變了至少有一半的成功機會,萬一讓我成功了呢?那將是一個不可預估的情況。”
(記者_柯雅雅 王家煜 文圖)
共論“互聯網+傳統產業”如何獲新生 2015-04-09 | |
植入“互聯網芯片” 創新商業模式 2015-04-07 | |
“互聯網+”顛覆傳統商業模式 2015-03-31 | |
冠達星 2012-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