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們村被評為全國淘寶村嗎?”“啥?淘寶村?”近日,晉江龍湖鎮梧坑村委會主任許少宏從旁人口中得知這個消息,不禁詫異了一下。
原來,2014年12月底,在“第二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最新的全國淘寶村名單,其中,晉江就有6個淘寶村。除了梧坑村外,陳埭鎮的高坑村、仙石村,磁灶鎮的張林村,永和鎮的旦厝村、玉湖村也都上榜。
網店繁多,快遞、物流車輛在村頭村尾穿梭……這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淘寶村的模樣?連日來,記者實地探訪了晉江幾個淘寶村,發現相對于拋頭露面、直接吆喝的傳統買賣,淘寶商更顯得低調和默默無聞,現在就隨我們一起去瞧瞧吧!本報記者_柯明嬌施蓉蓉秦越文圖
創二代做淘寶曾被揶揄 如今年營業額超3000萬
被選上淘寶村,許少宏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為這個榮譽不用申請、無需報告,完全憑借淘寶后臺集中顯示的數據來評定,通俗地說,體現在每天從村里發出去的包裹數量上。“以前50米內就有一家開工廠的,現在50米內就有一家做電商的。”村里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淘寶商形容道。
梧坑村的企業以服裝業為主,如今基本都涉及電商領域。許少宏介紹,除了本村人,不少外來人員也駐扎在梧坑村開淘寶店,“這里有比較充足廉價的貨源,生活、生產成本也不高,適合輕資產創業。”
出生于1988年的梧坑小伙小黃和許多晉江企業二代一樣,一畢業就被父親叫到公司幫忙,打算讓他子承父業。“我只想做銷售,不想搞生產。”小黃說,家中的企業品牌創立已有20多年,以生產服裝為主,純粹做市場批發。“那時候公司就挺難接到單了,囤貨風險也很大。”
2010年,感覺傳統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小黃開始嘗試做淘寶,主營男裝和戶外時裝。回憶起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小黃用“苦逼”和“枯燥”兩個詞形容,“剛創業的頭兩年,我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4個小時,全年無休,每天醒著的時候就是對著電腦研究淘寶。”
盡管如此,一開始公司里的人都很不理解他,認為他整天玩電腦不務正業,放著好好的企業不接著做,做什么淘寶,甚至去公司倉庫拿貨時還被嘲笑,因為倉庫里每次出貨都是一批一批,而小黃每次去總是只拿一兩件,有時候工人會也揶揄他:“一天才賣一兩件,還這么積極。”
“完全沒有因為我是老板的兒子給我留情面。”說到這兒,小黃自己也笑了。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大半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堅持不懈的摸索,小黃的網店逐漸起色,他甚至還通過電商渠道為公司拉到了當年最大的一筆訂單。2012年,公司里生產的訂單80%出自他的網店,令他最為自豪的是,2013年他的網店推廣費不到30萬元,創造出的營業額就有3000多萬元,這讓他自己也感覺是個奇跡。目前,他在淘寶和天貓上的店鋪就有十多家,京東也開了五家。
如今,小黃一手打造的電商運營團隊已經完全脫離父親創立的公司。談到電商的經營之道,小黃說一個人力量有限,成功的背后是一個團隊的付出,得益于有效的團隊激勵制度和另辟蹊徑的銷售策略。
他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原則:不囤貨、不承擔風險、不做虧本生意。“我們沒有統一的貨源途徑,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就有四五家。”在別的商家都在打價格戰和品牌戰的時候,小黃更側重在服務和產品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