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有駿,晉江品立服飾貿易有限公司CEO,創業7年,他不斷地在思維和模式上進行突破,敢于“對自己革命”,始終走在電商之路的前端。從通過線上平臺賣斷鞋賺取辛苦費,到自創男裝品牌,依靠打造爆款成為知名淘品牌;從慘烈競爭虧損嚴重,到走產品調性,適時推出中高端品牌,發起新的電商突圍,并在短短半年取得業內認可的成績。鄧有駿一次次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電商夢。
創業初期從賣鞋子轉型賣衣服
多年以前,當有人第一次問鄧有駿創業的優勢是什么時,他愣了許久擠出兩個字“敢拼”。2007年還在讀大學三年級的他開始創業,其電商創業之路起始于一雙斷鞋(因殘次品而被切過的鞋子,修補后再出售)。憑借著敏銳的眼光和“扛21箱貨上5樓”的拼勁,鄧有駿通過在網上賣鞋子,很快便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到了2009年,鄧有駿敏銳地察覺衣服的需求量遠遠大于鞋子,積累了一定經驗后他決定轉型賣衣服。雖然是首次進入服裝領域,但是鄧有駿決定不再賣“大眾貨”,這回他注冊了自己的服裝品牌———立舞尚品。
此后,鄧有駿開始活躍在中國服裝名城石獅的大街小巷。他發現,網絡上有一款賣得特別火爆的棉衣,于是很快循線找到了其供應商,開始下單貼牌。鄧有駿像賭博一樣,把第二次創業的寶賭在這一爆款上。“當時,我們什么也沒想,就是集中所有資料,猛地把這款產品在網絡上推廣,結果當年業績竟然奇跡般地做到了淘寶C店前三名,男裝的前100名。”這讓鄧有駿十分意外與激動。
這種狀況持續到2012年。2012年下半年,立舞尚品第一次出現虧損。起初,鄧有駿以為過陣子就好,但后來他發現事情并不如他想象中的簡單。“做爆款已經不那么容易了,很多夫妻店,也找到我們的供貨商拿貨。結果,人家一件衣服賣30多元還可以包郵,這樣低價男裝,意味著爆款逐漸走向死胡同。”鄧有駿回憶。
彼時,不少知名線下品牌紛紛試水電子商務,用強大的品牌優勢,開始擠壓低價打天下的淘品牌,鄧有駿感覺到市場的風向開始改變了。
但他沒有選擇放棄,一方面,通過四處找方法試圖讓立舞尚品甩掉巨大的庫存;另一方面,他的團隊也在加緊提升產品調性,但做出的產品依然得不到用戶反饋,沒有一個人知道立舞尚品的明天會怎樣。
那段時間,鄧有駿的辦公室徹夜通明。
面臨困境適時推出高端新品牌
面臨困境,鄧有駿并不是埋頭苦干,而是抬起頭來在商業思維上尋求突破。
參加各種活動,看看那些活得滋潤的“小而美”的品牌定位,這成為鄧有駿2012年秋冬不斷在做的事情。鄧有駿深知,一味用低價占領網絡市場的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新的電商環境。于是,他開始轉變自己的觀念和思維。
“我有個朋友說,他從不在網絡上買衣服,因為總是找不到他想要的衣服。上面的衣服都沒風格、不夠潮。”正是在這句話的啟發下,鄧有駿推出一個定位中高端的風尚新品牌:PINLI(品立),作為下一步的突圍路徑。
盡管是初生牛犢,但“品立”絲毫不怕虎。“我們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品牌調性,重新塑造一個高端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電商市場,殺出一條新路。”鄧有駿說。
隨著新的高端品牌的推出,鄧有駿開始努力學習傳統商業管理規則,試著用數據驅動的高運營效率降低未知感,將時尚理想與商業進行融合并互相激蕩。
為了確保產品品質,鄧有駿給PINLI設定了非常高的生產門檻,在全國范圍內篩選最優秀的供應商。品立推出后短短半年多,鄧有駿的電商操刀功力再次讓業內人士刮目相看。
“通過提升產品格調、產品款式快速翻新,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談到新品牌的生存策略,鄧有駿的操作手法是,為顧客設置“鬧鐘”,提前告訴網友哪一個時間點會有新品上線。慢慢的,大家就會形成定期瀏覽新品的習慣。
鄧有駿的模式,有點像快時尚品牌的“款多量少”。而這也對品立的快速供應鏈提出全新的挑戰。“高頻率的上新和補單,意味著供應鏈需要快速試錯,但目前國內的服裝產業鏈很難滿足線上快速反應的需求。”鄧有駿認為,構筑一個能夠適應電商新運營模式的快速供應鏈,將是助推品立快速發展的最大動力。
經過不斷探索,鄧有駿摸索出了一些規律:“在產品正式投產前,我們會將一些款式的圖片放在網上,由網友投票,并以一個折扣進行預售。對于那些受歡迎程度高的款式,提前做好翻單與加單的生產安排。”
思維“革命”自己為品牌代言
鄧有駿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創業7年在電商領域“摸爬滾打”的他,善于總結經驗教訓,這也成為他能夠實現思維突破的關鍵所在。
2013年8月24日,在天貓新風尚秋冬新品發布活動中,“品立”排在了“知名男裝”第一順位。這讓圈內開始驚呼,又有一匹黑馬沖上來了。
“有設計感的衣服,溢價會比較高,這樣的品牌,顧客的忠誠度和美譽度也都會比較高,同樣顧客的回購率也會更高。”鄧有駿介紹,一個小眾品牌要持續發展,想要有長久的生命力,就要把老顧客群體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市場的多重擠壓下,鄧有駿的公司正通過設計、面料、做工、服務等諸多環節墊高競爭的門檻。“其他淘品牌可能不敢漲價,但我們敢漲價競爭,因為這是我們突圍的路徑。”就這樣,鄧有駿在學習產品之外,一直摸索從運營到管理的一整套商業智慧。
“以前做淘寶,你可能因為掌握某一種淘寶的規則技巧或方式,或者有好的產品,懂得玩爆款,就可以在淘寶上生存。而今,隨著競爭的加劇,也在慢慢回歸商業的本質。特別是以前產品同質化太嚴重,品質參差不齊。”在鄧有駿看來,新的游戲規則,也給淘品牌提出全新的挑戰,這包括從資金、產品、供應鏈、團隊、服務、營銷等所有的環節都必需能跟上,一旦某一環節沒及時跟上,都有可能導致各種危機。
這些環節對于PINLI的定位來說非常重要。品立老顧客回購率40%以上,這成為鄧有駿最驕傲的地方。
“現在每個購買品立的消費者,我們都會利用微信或者微博這些工具跟消費者建立起互動關系,我們現在經常互動的消費者有數萬人左右,每當遇到淘寶‘雙十一’或者天貓促銷活動,我們的品牌促銷爆發度都要高于一般品牌數倍。”鄧有駿說。
對此種商業模式,鄧有駿非常有信心。為了今年的“雙十一”,在半個多月前,PINLI就已經每天在淘寶首頁焦點圖上打起了廣告。與別人不同的是,鄧有駿特立獨行地把自己以及他的團隊照片當成了廣告圖片,放在了引起億萬人關注的地方:“敢想別人不敢想的,我們為自己代言。”
人物印象
用個性的思維做品牌
在個性上,鄧有駿以個人的魅力,詮釋和釋放現代年輕人特立獨行而又需要表達的欲望;在思維上,鄧有駿從來不相信商業市場上有真正的藍海,而是需要通過思維轉變定位出一個藍海。
而他,也是用如此個性的思維做品牌。
今天的鄧有駿依然會不斷說“品立,憑什么和你一樣?”他會選擇一種更加成熟的方式實現目標。在一次次磕磕碰碰中,鄧有駿不斷變得強大。
鄧有駿的創業過程,可以看成他觀照自我和外界希望發生的某種變化:“創業對我來說是改變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活在一個更希望生活的世界里,但我等不及讓別人去打造這個世界。”這個奇妙的作用力正在發生:品立之所以能成功,不僅僅是因為鄧有駿改變了淘品牌的商業模式,還因為他善于迎合電商環境而做出改變。
鄧有駿始終相信,青春永遠不白費,所有的積累都是在為將來的爆發積蓄能量。(記者_施珊妹 董嚴軍 文圖)
金豪都:做大做強鄉鎮品牌 2014-11-07 | |
報喜鳥聯合天貓 啟動C2B個性化量體定制 2014-11-06 | |
力獅泰格:用設計為食品品牌植入靈魂 2014-11-06 | |
祥達聯合舒興建材共推蛇形磚:個性化產品演繹專屬情懷 2014-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