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5月15日訊 在昨日的“工業設計與晉江產業升級轉型”輔導講座暨晉江工業設計行業交流對接活動上,中國工業設計業界資深專家、浙江大學教授應放天為在場嘉賓帶來了一場別具生面的演講。
工業設計改變生活
“工業設計改變生活。”應放天強調,工業設計要從追求“好看”的外觀轉移到“好用”的內在,讓設計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并創造著巨大附加值。
應放天舉了個例子:科學家發明了電爐絲,成本大約3塊錢,被一位商人設計成電爐子,賣了30塊錢;又有人覺得電爐子容易燙手,于是設計成電飯煲賣了300塊錢;后來有人把它設計成可以定時、預約、控制軟硬度的電飯煲,賣上千塊錢;與此同時,也有人因為技術不過關,使制造出的電爐絲加溫速度緩慢,于是便直接將其裹進了毛毯,成就了紅紅火火的電熱毯產業。
“設計可以為各式各樣的電爐絲創造各種各樣的機會,從而提升產品的價值,用來提高生活質量。”應放天表示,工業設計是技術變成產品的重要橋梁。
在電爐絲的故事中,應放天特別強調了電飯煲增加了可以定時、預約、控制米飯軟硬度的功能。“中國如今的產品從外觀和結構設計上已經不錯了,可以說是四肢發達、體格健壯,有很好的基礎,但就是缺點‘腦子’,也就是智能化水平較低。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往這些健壯的鐵疙瘩身上植入‘大腦’。”
“大家都在說轉型升級,其實應該更重在升級,而智能化的工業設計可以在這個升級過程中大放異彩,產品的未來發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化。”應放天舉例說,蘋果手機智能化就是通訊設備的一次革命性的升級。
作為有名的“中國品牌之都”,晉江的鞋服產業正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考驗。應放天表示,工業設計對于晉江來說,不僅僅是使晉江的鞋服外觀更好看,還可以使鞋有更多功能、結構上的創新,以及通過工業設計開拓全新的商業和服務模式。
文化創意助推產品升級
“設計是藝術、文化與科學的整合,好的設計肯定離不開文化創意。”應放天舉例介紹,明代家具是我國家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也是全球家居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明代家具的榫卯結構,不用釘子少用膠,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時至今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家具傳統的榫卯結構,極富有科學性。
“明朝家具的一大特點是‘惜木如金’,因為原材料珍貴,工匠在下鋸之前必須設計好每一寸的用途。除了打造家具外,邊角料還可以制作成梳子、耳勺等小工藝品。老祖宗的‘惜木如金’在當今就是低碳設計、綠色設計,也就是可持續化設計的道理。”
對當前原材料不斷上漲的現狀,應放天提倡“惜木如金”的理念,即盡量去掉可不用的成本,盡量節省材料,合理打造產品。
應放天介紹,一位生產圓珠筆的老板向他抱怨筆尖的銅價和筆套的塑料價格上漲,利潤空間越發微薄。根據這位老板的苦惱,他的學生設計出了一款“Helix Pen”圓珠筆———一種減少浪費的筆,整支筆由筆芯一體成型,繞成筆的形狀,這種綠色設計用巧妙的方式延長了筆的使用壽命,從而減少了廢筆的數量,達到節約,并因此獲得2009年紅點獎。“我們可以從別人的困惑或者設計中得到一些靈感,再加上自己的創新,形成新的產品。”
“泉州與臺灣在藝術、文化上有著許多共同之處,這為工業設計提供了很多的基礎。”應放天建議,晉江國際工業設計園今后發展的重點應是引進臺灣的設計資源,并努力建設成為海峽兩岸設計產業的國家級示范基地,通過工業設計,加強兩岸的交流合作,拉動海峽兩岸的交流合作,成為福建省乃至海峽西岸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產業園區。(記者_王文通 董嚴軍 文圖)
浙大教授應放天14日來晉演講 有興趣可參加 2014-05-13 | |
經濟觀察:福建晉江的“世界鞋都”路不會遙遠 2014-04-22 | |
首屆經濟電視年會召開 葉檀作主題演講 2014-04-12 | |
工業設計大賽進入領跑隊列 2014-01-28 | |
晉江有座“城”,名叫“虛擬工業設計城” 2014-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