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wegw"><source id="qwegw"></source></li>
  • <button id="qwegw"><input id="qwegw"></input></button>
    <code id="qwegw"><tr id="qwegw"></tr></code>
    <li id="qwegw"></li>
  • 您當前所在位置:晉江新聞網>>產經頻道>> 曝光臺 >>正文

    三元被質疑采購工業明膠背后:疲軟業績惹惱股東

    www.527704.com來源:東方財富網2014-05-12 09:45我來說兩句
      
    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三元股份涉嫌使用制革廠工業下腳料制造的明膠生產酸奶。對此,三元股份在5月9日回復稱報道失實,公司使用的所有明膠均為食用明膠。

      三元被質疑采購工業明膠背后:并購效果不佳疲軟業績“惹惱”股東

      工業明膠日前再次成為眾矢之的。有媒體發布消息稱,知名乳制品企業三元股份

      涉嫌使用制革廠工業下腳料制造的明膠生產酸奶。對此,三元股份在5月9日回復稱報道失實,公司使用的所有明膠均為食用明膠。

      在業內人士看來,三元被質疑一事也反映出,由于三元自身的經營壓力過大,引起了外界對其成本控制的更多關注。

      受2013年奶源緊張影響,三元股份去年虧損,毛利率同比下滑0.98百分點至21.51%,低于光明乳業

      、伊利股份

      等A股上市公司。受此影響,嚴控成本費用被列入了三元股份2014年的經營計劃之中。

      除了“節流”,三元股份“開源”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公開資料顯示,三元股份去年虧損,前年雖然盈利,但盈利原因主要是來自麥當勞的收益以及政府補貼。

      三元股份去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幾年前兩起失敗的并購。奶業專家陳連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三元股份并購三元和太子奶,是希望借兩個公司的資源發展高附加值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乳飲料,但是由于三元自身經營能力不佳、市場反應遲鈍,讓旗下的太子奶和三鹿“風光不再”。之前是業界龍頭的兩家公司,被股東指罵是“臭魚爛蝦”。

      三元否認采購工業明膠/

      明膠供貨商嘉利達蒼南在3月15日遭到央視曝光,視頻顯示,該公司的原料庫房中堆積著大量灰黑色的動物皮碎塊,食用、藥用明膠即由此生產而來。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三元股份的乳制品被指使用來自這家問題企業“嘉利達”的工業明膠。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獲得的證據顯示,采購嘉利達蒼南明膠產品的為北京三元乳業有限公司和山東三元。嘉利達蒼南在2013年至2014年初多次發貨給三元股份,總量達到2萬多公斤。報道一出,三元股份股價收盤下跌2.47%。

      三元股份5月9日在官網上發布聲明否認此事。聲明中表示,公司明膠所涉及的原料及產品全部合格,經檢測全部符合國家標準,均有合格的檢測報告。而且,公司一直對供應商實施嚴格的管理審查機制。供應商需經質量、供應、技術等部門的聯合審核,并采用了獨特的供應商二方審核機制,確保所有原輔料合格。不僅如此,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也均符合國家標準,經檢測合格后,方上市銷售。

      三元食品副總經理呂淑琴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三元使用的所有明膠均為食用明膠,三元公司已經向做出這一報道的媒體發出律師函。

      毛利率低于同行/

      隨著乳制品成本水漲船高,三元股份正在對成本進行“嚴控”。由于工業明膠僅為食用明膠價格的四分之一左右,奶業專家王丁棉認為,三元股份被懷疑使用工業明膠的背后,反映出業內對三元股份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擔憂。

      多家乳制品企業披露的2013年年報顯示,乳制品原料成本上升同比均有升高。伊利股份與光明乳業液體奶直接原料成本同比上升近20%,三元股份液體奶直接原料成本同比上漲8%。

      雖然三元股份的直接原料成本上漲幅度不算大,但三元股份利潤率低于其余A股乳制品上市公司。2013年,三元股份液態奶的營業收入依舊占大頭,為80.5%,但液態奶毛利率僅有21.51%,同比下降0.98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閱其余乳制品上市公司財報發現,其毛利率均比三元股份高。光明乳業主營業務液態奶2013年的毛利率高達42.88%;伊利股份2013年液態奶毛利率為26.09%,液體奶和乳制品制造業的毛利率為28.78%。

      受奶源短缺、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2013年三元股份陷入虧損泥潭,巨虧2.27億元,也是2013年唯一虧損的A股上市乳企。此前三元股份曾預計,2013年度將虧損1.85億~2.15億元,最終虧損幅度超出公司預期。

      “薄利”之下,即便是成本上的小幅度增長,也讓三元股份倍感壓力,“嚴控成本費用”也被寫入了三元股份2014年的經營計劃之中。

      戰略效果被股東質疑/

      除了“節流”以外,“開源”必不可少。陳連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三元股份的虧損,主要是原奶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同時,三元股份整體產品結構主要集中于中低端液態奶,高附加值產品較少,但在品牌推廣上花費較多,導致盈利能力較差。

      不過,三元股份發展高附加值產品的戰略并不順利。5月7日,三元股份股東大會在公司大興區公司總部舉行,與會股東就公司虧損事宜向三元的高管們提出不少質疑,其中更有股東指責三元收購的三鹿奶粉和太子奶等企業是“臭魚爛蝦”。

      為了發展高附加值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乳飲料,4年前三元股份出人意料地“吞下”了深陷三聚氰胺泥沼的三鹿奶粉。1年前,三元股份再次跨地域收購負債沉重的湖南太子奶。幾番大手筆整合之后,公司業績似乎也出現“后遺癥”。

      2009年到2013年,三元參與的三鹿以及太子奶的重組,不但沒有使三元股份市場布局得以完善,反而由于巨額的并購資金以及高企的市場費用、人工費用,成為三元股份極大的包袱。

      根據三元股份的年報,其營銷費用自2008年的2億元上升至2012年的7億元,漲幅達到250%。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三元股份營銷費用已達到8.27億元。

      營銷費用雖然年年上升,但王丁棉表示,對市場反應的滯后加上公司本身體制反應緩慢、身材臃腫,使得三元股份沒有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乳飲料兩個高附加值產品發展起來。

      三元股份年報顯示,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公司液態乳營業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1.9%、84.4%和80.5%,乳粉、干酪等固體乳產品占比仍然較低,難以抵御原奶價格起伏帶來的經營風險。

      

    標簽:乳制品|毛利率|高附加值
    責任編輯:杜思思 杜思思
    相關新聞
    我來說兩句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你至少需要輸入 5 個字    昵稱:       
    特別說明: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若羌县| 毕节市| 巴林右旗| 南郑县| 芒康县| 山阳县| 阜阳市| 通化县| 神池县| 临邑县| 娱乐| 霍山县| 延庆县| 旅游| 南城县| 灌阳县| 谢通门县| 赫章县| 浦县| 乌兰浩特市| 贞丰县| 丰都县| 云霄县| 黄陵县| 成武县| 灵武市| 菏泽市| 嘉义市| 筠连县| 双流县| 泸溪县| 鹿泉市| 镇赉县| 竹溪县| 铅山县| 嘉义市| 芮城县| 奉节县| 淮北市|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