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應:數據無厘頭關店屬正常
近日,一條關于“1800個廣東賣家放棄續約天貓”的熱帖在網上熱轉。對此,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數據“無厘頭”,但也表示自然淘汰不出奇。無獨有偶,多位天貓經營商戶也在近日不約而同地向記者抱怨經營難。
據網友爆料,天貓2014年商家續簽必須在2013年12月26日18時前完成年費的繳納及保證金的凍結。如果提交續簽申請、審核未通過、未繳納年費或未凍結保證金,則無法于2014年度繼續使用天貓服務,TM與您簽訂的《Tmall.com(TM)服務協議》或《TB商城服務協議》將在2013年12月31日24時自動終止,商家的店鋪也將同時進入監管狀態(即無法正常交易),同時TM將于2014年1月起對以上店鋪進行清退。而對于放棄續簽或續簽審核不通過的商家,TM不再開放轉入TB網申請入口。
該網友統計,2014年1月3日天貓店數量比2013年12月31日天貓店數量減少了7898家,其中廣東省天貓店關店數量約1800家。表格顯示數據來源于淘寶搜索。
不過,對此,阿里巴巴集團公關總監顏喬表示“無厘頭”,數據沒有出處。顏喬表示,數量減少也不代表不續約,如果店家違反天貓相應的運營條例,也會被處罰被屏蔽的。不過,至于準確的數據,顏喬稱:“不會披露。”
顏喬表示,關店也很正常,在天貓,只有提供好的服務和產品,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商家算成本
20元出廠價60元賣出
不一定賺錢不做廣告難生存
而天貓店家的成本到底是如何?同一條帖子還附有《TM經營成本詳解》,稱在今天,如果商家在“天貓”開店經營,20元出廠價的產品,3倍的價60元賣出去,結果只能是虧本。
該成本詳解顯示,20元的產品成本,包裝成本為5元左右,物流成本假定是12元,天貓扣點2.4元(平均扣點4%,60元銷售價計算),稅收4.8元(算平均8%),拍攝和制作費用1.8元,6項成本加起來是45.4元,占60元銷售價的75.7%,而且會水漲船高,是銷售的硬支出,不可能降得下來。
而包括人工成本、廣告成本等“可變成本”更可怕。
這就是說,固定成本加可變成本,全貼進去了,沒錢賺,或者最多打平。還沒完,要做生意,需要多少錢,庫存得備多少貨?還有資金鏈和庫存的成本是多少呢?
帖子稱,這就是“一般來說”的商家在天貓的經營邏輯。而“非一般的商家”將產品出廠價20元,乘以4倍銷售,其實還是沒賺錢;產品出廠價20元,乘以5倍銷售,有點小錢賺了;產品出廠價20元,乘以5倍以上銷售,比如乘以6倍,8倍,10倍……而一旦商品的銷售價是產品出廠價的5倍以上,“轉化率”和銷售就堪憂了。
帖子得出結論:非一般的商家,他們不差錢,但不賺錢,數百萬賣家都能學這樣的金字塔邏輯嗎?要知,金字塔頂部如此輝煌,下面都是尸骨堆出來的。
對于這一成本分析,顏喬并不表態,而是表示:“天貓的收費都在網站公開的。”
而有商家告訴記者,目前天貓最大的成本是引流量,即是做廣告。“天貓的店家太多了,搜索根本找不到,不做廣告很難生存,很難有生意。但是,做廣告,天貓太貴了。”該商家嘆道。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淘寶開始,淘寶系走的就是廣告收入模式。商家要在激烈競爭的天貓平臺上脫穎而出,必須要付出極大的推廣費用。該人士說,天貓向商家收入扣點不高,但要在天貓生存,商家還需要通過“直通車”、“淘客推廣”、“鉆展”等買客戶流量。
“天貓的流量大,但是需要錢來買。”該人士說。
雙11后遺癥
商家:雙11備貨至今一半賣不出
日前,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天貓經營商家均嘆道,如今在天貓做生意越來越難了。
姚紅(化名)是天貓上銷售額比較靠前的商家。他嘆道:“本來想借助天貓去庫存,最后卻給自己增加了庫存壓力。”據介紹,去年雙11之前,天貓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他,要求到杭州洽談雙11的促銷事項,最后竟要求他們的備貨量必須是前年雙11銷售額的2~3倍,宣稱銷量會比去年暴漲。同時在預熱期間還要商家投放巨額廣告,幫助渲染雙11的氣氛。“天貓的人很聰明,雖然是強制性要求,不過都是口頭形式,而且是逐個商家約談的。”
姚紅說,為了按天貓的要求備貨,不得不大量回收實體庫存,但是實體庫存根本不夠,很大部分備貨還是要工廠加班趕出來。“而我們加班加點生產,商品質量肯定是下降的。”姚紅坦承。但是讓姚紅至今心冷的是:“至今已過去近兩個月,雙11的備貨卻還有近一半沒賣出去!”
姚紅告訴記者,天貓不好做,兩極分化。處在中間部分的商家生存非常難。而資源同樣向大品牌傾斜。部分類目還是走以銷量為導向的模式,品牌性得不到發揮,無折扣不天貓。
改變經營方式:
天貓商戶巧用價格伎倆砸80萬元賺上百萬
而在天貓上開床上用品旗艦店的黃先生告訴記者,如今,要想在天貓上生存,必須靠資本運作,沒有資本就不要進天貓了,在成千上萬商家中是難以脫穎而出的。
黃先生介紹了一成功資本運作床上用品四件套的案例:有朋友想在“雙11”甩賣四件套,提前一個月以低價和砸廣告將交易量前移。該套四件套出廠價109元,朋友以出廠價免郵銷售,但是商城扣點再加上郵費等,每一套要貼20多元,賣到8000套的時候,倒貼了近20萬元左右,隨后陸續漲價,到雙11前,漲至每套208元。而每天廣告費2萬,一個月下來廣告費60萬元。加上此前倒貼的近20萬元,共付出80萬元左右。
當天,朋友將售價降到198元,憑著提前一個月的交易量靠前沖刺,朋友在“雙11”當天賣了27000套四件套,賺了上百萬。
相關鏈接:
海印摩登選擇
與微信合作
近期,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商選擇和專業互聯網公司合作“觸電”,而記者發現,店商找互聯網公司合作,對象已不再只是天貓。
本土零售巨頭海印股份上個月就宣布攜微信啟動其海印生活圈電子平臺。據海印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和微信的合作主要是打通線上線下會員體系,推送優惠信息及功能,起到宣傳的作用。同時,還要打造微支付。“主要看中微信后臺的一些專業技術,借助線上的優勢,對線下進行補充。使得消費者并非宅在家里消費,但購物也不用跑遍整個廣州到處比價。”
無獨有偶,摩登百貨也選擇和微信合作。據摩登百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和微信合作,通過O2O模式實現全新會員營銷體系及電子商務平臺兩種功能。而線下體驗店則通過掃碼支付方式——微信掃描小票二維碼完成支付,免去排隊等候,提升線下購物體驗,告別徘徊店鋪與收銀臺的日子。“摩登百貨經營微信用戶不是簡單的營銷行為,而是把它視作積累資產的過程,為它所付出的費用是一項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戰略投資。”
“天貓是紅海,運營成本較高,難持續經營。”有商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