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券商負責人表示,推進注冊制改革和提高借殼上市標準,將會改變IPO關閘時眾多公司蜂擁借殼上市的情形,殼資源價值將有所下降,但其價值并不可能會因此消失。A股市場的上市資源,長期來看仍是稀缺的。借殼上市標準等同IPO,并非遏制借殼,而是為規范借殼上市的運作和提高借殼上市的質量。
這位負責人還指出,借殼上市仍具有獨特優勢,不必排隊等候,上市周期較IPO大大縮短。而且,借殼上市不用路演和詢價,與新股IPO的發售流程相比,優勢更明顯。預期未來“殼費”下降,借殼上市的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而IPO方面,目前已有七百多家企業排隊,消化這一存量至少需要兩年,后續新增待上市企業仍是源源不斷。未來潛在的擬IPO企業數量龐大,目前各省(市、自治區)政府確定的重點上市后備企業有數千家之眾,部分省份確定的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就高達兩三百家。
一些地方政府對上市公司的家數比較看重,將上市公司數量作為政績,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幫助殼公司保殼,力避退市。此外,各地國資正在推進國資整合,提倡整體上市、產業并購,也給了殼公司進行重組的機會和空間。
為避免暫停上市或者退市,一些公司紛紛通過處置資產、獲取政府補貼、破產重整等方式保殼。
*ST遠洋12月3日公告,靠出售資產獲得36.78億元收益。*ST遠洋今年前三季度虧損20.34億元,如此一來,今年扭虧概率極大。
*ST珠江今年靠出售所持西南證券股票2000萬股,獲益約1.68億元。近期,其全資子公司湖北珠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又將1356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以6900萬元價格轉讓,公司預計可獲益2000萬元。*ST珠江前三季度虧損9845.61萬元,而兩次出售資產獲取約1.88億元收益,今年扭虧在即。
*ST二重此前則公告擬將持有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路運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二重集團(鎮江)重型裝備廠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以及與風電業務相關的產成品存貨等資產出售給控股股東中國二重,轉讓價格合計36.81億元。如果這筆交易能夠在年內完成,*ST二重也可以實現業績扭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