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十一火爆再超預期電商頻繁大促還能走多遠
和去年相比,今年雙十一顯得格外熱鬧。不僅各大電商平臺悉數參與,而且參與商家的廣度和力度都有所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電商,幾乎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有不同類型的大促,而雙十一只是登峰造極而已。降價使得電商得以迅速崛起,但是這條路還能走多遠已成問題。
半年磨劍一朝爆發
在天貓雙十一開打之前,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連番開打。京東商城不僅開始時間早,而且還在廣告中強調自己的送貨優勢。蘇寧易購今年還特意打出了首屆O2O購物節,充分將線上線下互動進行到底。
這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是此前沒有出現過的。億邦動力總編輯賈鵬雷表示“去年電商的競爭是很焦灼的,大家不愿意扎堆雙十一,京東和蘇寧都有各自的購物節。但是去年天貓雙十一191億元的銷售額震驚業界,因此今年大家都來扎堆雙十一,并且都上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來做這件事,而不只是簡單的攪局。”
雖說是提前預熱,其他電商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當當網CEO李國慶微博中表示,雙十一促銷提前到8日開始,訂單是平時5倍,連公司員工都要去支援物流。蘇寧云商也透露,8到10日蘇寧訂單達到600萬單。去年雙十一當天,蘇寧只斬獲了不到300萬單。
雖然其他電商平臺提前預熱,但并沒有讓天貓的表現有所遜色。雙十一的火爆又一次超出許多人的預期,包括馬云。11日凌晨才過6分鐘,天貓雙十一銷售額就突破10億元。不到六小時,銷售額就突破了100億元。上午10點時,銷售額直逼150億元。截至24點,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突破350.19億元。在天貓今年爆發式增長的背后,與天貓長期的準備不無關系。因為在半年以前,天貓就開始為雙十一做準備了。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商家從六七月起,就開始四處借款為雙十一囤貨了。而京東、蘇寧也先后爆出天貓逼迫品牌商家“二選一”,即參加天貓的雙十一就不能參加其他平臺的大促。甚至在10月底時,未參加雙十一的店鋪也被強行放置雙十一標簽,以盡可能吸引流量。在醞釀了半年之后,終于迎來了這一天的爆發。
線上線下在對抗中融合
每年雙十一之后,大家都會細細盤點電商完敗實體商家。但是今年雙十一時,線上線下的合作趨勢日漸明晰,O2O首次扮演了主角。蘇寧開辦首屆O2O購物節,天貓和大悅城合作,開展O2O體驗活動。
對此,賈鵬雷告訴記者,天貓試水O2O也是有意為之,因為天貓利潤來源仍以傳統企業為主。通過試水O2O打通線上線下,希望能得到更多傳統企業入駐。
但是天貓的O2O舉動很快遭遇抵制。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19家大型家居賣場聯合抵制天貓O2O活動。家具賣場之所以敢抵制天貓,也是有底氣的。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電商在服裝和3C的滲透率比較高,對線下賣家沖擊很大。但是像家居行業,線下銷售還是主體。這也是蘇寧更早走上O2O的原因,也是家居賣場敢于抗爭的底氣。
而且,抵制天貓不等于抵制電商,這些傳統零售商走上了蘇寧的老路,自己辦起了網上商城,居然之家的網上商城已于11日上線。專業的垂直電商的崛起,對于天貓的擴張顯然是挑戰。
即使與天貓合作的大悅城,也不意味著示弱。賈鵬雷表示:“大悅城之所以與天貓合作,因為它的商家結構中,服飾商家占少數,更多的是天貓威脅不了的服務業。而且雙十一是星期一,本來客戶就不多,通過O2O活動還能吸引更多顧客去逛。”對于大悅城來說,這顯然不是虧本買賣。
在電商戰績輝煌的背后,遠不似外人想象那般光鮮。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宋陽向記者透露“很多人都以為電商的運營成本會更低,但是我們測算發現,如果整體考慮物流、管理等綜合成本,目前多數線上平臺的運營成本甚至比線下高出10到15個百分點。電商平臺亟待吸納更多品牌,來提升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