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金融改革要有序推進,不能一哄而上、急功近利
蘇寧銀行
、神州銀行、錫商銀行、中聯銀行、煤炭銀行……近期,已經有30多家民營企業或者上市公司表示要申請民營銀行。截至目前,明確表示有開辦民營銀行意愿的上市公司包括蘇寧云商
、凱樂科技
、金發科技
、格力電器
、杉杉股份
等。
除上市公司對申辦民營銀行表現積極之外,民營企業也已經開始準備申報工作。近日,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溫州正泰集團正在積極申報設立民營銀行。”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民營企業建立銀行是受到銀行高盈利高回報的誘惑,從上市銀行業績來看,銀行確實是個賺錢的行業,民營企業也想從銀行業這個大蛋糕中分得一塊。另外,申報民營銀行還可以滿足民營企業的產業多元化需求。
民營銀行成立的腳步正在逼近。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探索設立民營銀行”;隨后國務院辦公廳7月5日正式下發《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并寄予極高期望;8月份,銀監會針對修訂《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征求意見,擬進一步放寬境內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中資銀行的條件。
“關于嘗試設立民營銀行的政策,是我國金融改革創新的重大方向之一。與傳統銀行不同,創設一批新型的銀行金融業機構,是要為企業等市場主體的貿易和投資提供便利和支持,這也是金融改革的三大著力點之一。”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劉曉勇在近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武漢金博會上表示,對于民營銀行,銀監會的態度是“積極探索,慎重實施”。
然而,民營銀行設立的法律法規條件仍未滿足。目前,民營銀行的設立主要依賴于《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修訂,為民營銀行創造存款保險
制度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被認為是放開民營銀行牌照的先決條件。
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曾康霖此前在首屆成都民間金融街
論壇上表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銀行破產法》以及存款保險制度要先行,金融改革要有序推進,不能一哄而上、急功近利。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金融會計學院會長馬德倫在第六屆中國武漢金博會上闡述了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其中提及設立存款保險制度,當前的核心問題是設定存款保險額度。
(責任編輯:DF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