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9月5日訊 在“淘品牌”剛開始告別草莽英雄時代準備正規運作時,傳統品牌已經開始大舉進軍電子商務市場。從規模上來說,淘品牌與傳統品牌的這場遭遇戰無疑是“蟻象”之爭。在這場戰爭中,“淘品牌”該如何做以求生存呢?日前,在廈門舉辦的第四屆網絡零售發展戰略高峰論壇上,來自知名品牌、淘品牌、網絡媒體的精英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探討。
“傳統品牌普遍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線上跟線下一樣,只要做大量廣告,擁有大量流量就可以保證產品的銷售量。但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不能把互聯網僅當成是線下市場的延伸,而應該是一種全新的市場機制。”Media V董事長楊烔煒說道。
楊烔煒表示,“淘品牌”從創立之初就開始用全新的視角去觀察消費者,去跟消費者溝通。通過價格優勢和產品的特殊性,讓許多“淘品牌”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的資本累積。目前,在淘寶網已經開始用一種名為“標簽”的標識方式,通過劃分消費者生活形態的不同,去定位不同類型的消費群體。未來學會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去洞察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將成為“淘品牌”的下一個成長機會。
“從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品牌,是基于互聯網的特性而生存的。一些在線下實體店面無法經營的小眾商品,卻可以有專門的‘淘品牌’從事銷售生產。例如,一些超大碼數的鞋服在實體店里銷售無法帶來效益,而在網上,‘淘品牌’卻可以運用網絡覆蓋范圍廣的優勢,成為專門銷售大碼鞋服的品牌網店。”PBA董事長蘇桂強表示,互聯網提供了精準營銷的環境,“淘品牌”可以專門從事傳統品牌無法深度營銷的小眾品牌。
阿里巴巴大客戶部高級營銷專家金光也表示,互聯網的供應鏈與傳統線下供應鏈有所不同,以鞋服來講,同樣的產品銷售額,“淘品牌”的庫存一般在5%以下,而傳統品牌卻遠遠不止這個數。如果是小眾商品,差距會更大。這是互聯網的優勢,但在產品品質方面“淘品牌”仍然需要向傳統品牌學習。
“傳統品牌的消費者到互聯網上不一定還是你的消費者,尤其是碰到新生代的消費者時,傳統品牌還需面對‘品牌老化’的問題。如果把目標消費群體比喻成打地基,淘品牌僅需在10平方米的面積上打下5米的深度,而傳統品牌卻仍只能在1000平方米的面積上打下1米的深度。從這個方面來說,‘淘品牌’更具優勢。”金光說道。(記者_洪偉烈)
泉州電商區域抱團清倉 2013-09-03 | |
電商大佬爭食醫藥蛋糕 網上賣藥到底靠不靠譜 2013-09-02 | |
中國鞋都電商中心設立大學生創業園 2013-09-02 | |
中國鞋都電商中心大學生創業基地今日授牌 2013-09-01 | |
鞋都電商中心與淘寶大學合作 培育電商精英 2013-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