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9月3日訊 繼兩年前美國維權成功之后,最近,梅花傘業股份有限公司又打贏了一場“跨國商標保衛戰”。這一仗,梅花傘業又花了3年半的時間。
“又是相當不好打的一場硬仗,所幸,我們又贏了!這次我們搶回的,是至關重要的歐盟市場。”結束了這場持續數年的官司,梅花傘業法務部經理黃小源難掩疲憊卻更顯欣喜。
案件回放
樹大招風遭競爭對手“黑手”
時間回到2006年。彼時,梅花傘業在國際市場推廣自主品牌的戰略已初見成效,旗下品牌“SUSINO”的產品在歐盟多個國家日益獲得市場認可,品牌已頗具影響力。
然而,就在梅花傘業打算進一步在歐盟市場大展拳腳時,出現了意外情況。
2006年5月11日,“SUSINO”被西班牙人Ricardo Arroyo Martinez (以下稱搶注人)在歐盟第18類(皮具產品和傘類產品)、22類(纖維紡織原料產品)、25類(服裝、鞋、帽產品)上搶注。
“當時SUSINO的產品還沒有覆蓋整個歐盟市場,企業國際商標注冊意識不是很強,只是2004年在英國、芬蘭、愛爾蘭等有開拓的國家進行了單一國家注冊,并沒有對整個歐盟體系進行注冊。”黃小源介紹,等到企業開始意識到整個歐盟市場的潛力并要申請商標注冊時,才發現晚了一步,商標已經被人搶注了。
據調查,搶注人是西班牙一家大規模雨傘生產商的董事長,其公司成立于1993年,主要經營范圍就在歐盟地區。與SUSINO在其他國家的搶注人不同,這次搶注人之所以惡意搶注SUSINO,并非為了想高價轉讓給梅花傘業,而是為了阻止SUSINO產品進入歐盟市場銷售。因為隨著SUSINO在歐盟市場品牌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已經影響了搶注人自家品牌在當地的銷量。
“別說是歐盟這么大的一個市場,就算只是一個小市場,SUSINO的商標權我們也得搶回來。”黃小源表示,梅花傘業所有高層的意見非常統一,一定要將自主品牌商標權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于是,梅花繼美國維權之后,又展開了一場“商標保衛戰”。
一波三折三年半的維權路
維權之路相當曲折漫長。
2010年1月13日,梅花傘業委托法國一家律師事務所對已被搶注的商標提出注冊撤銷。參考法國律師的建議,梅花對被搶注商標在“傘和陽傘”類上提出注冊撤銷。
該名西班牙搶注人深諳歐盟法律,在撤銷審理期間,多次以各種理由對梅花的證據提出所謂的“質疑”,并要求進行質證。因為按照歐盟法律,當事人一方提出證據交換或質疑,另一方需要進行補充或者答辯。“該名搶注人企圖通過不斷質證的手段拖垮我們,希望我們會因為耗不起而放棄。”黃小源回憶道,搶注人低估了梅花傘業奪回自由品牌的決心。
2011年11月,英國律師到訪梅花傘業,梅花傘業董事長王安邦先生提到了此案件,并通過英國律師了解到,在歐洲“箱包”或“傘”類產品很可能被認為與“服裝”類產品屬于關聯產品。考慮到這種情況,梅花傘業不惜再次投入重金聘請英國律師團隊對西班牙人Ricardo Arroyo Martinez的搶注商標SUSINO提出三個類別上,也就是全面撤銷申請。
“在提出兩次撤銷注冊申請期間,梅花傘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搶注人可謂是威逼利誘各種方法全都用上了。”黃小源透露,其間,西班牙搶注人多次聯系梅花傘業,提出以成為梅花傘業在歐盟當地的獨家代理為條件的協商解決辦法,但梅花傘業高層始終沒有妥協,繼續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搶注人見協商不成,又采取強硬手段,屢次以侵權為由,通過當地警察局查封梅花傘業在西班牙的店鋪,干擾梅花傘業的生意,意圖通過此舉將梅花傘業逼出西班牙市場。
慶幸的是,梅花傘業沒有退卻,而是頂住各種壓力等候兩次注冊撤銷申請的最后裁定。
終于,經過將近2年的等待,2011年12月,梅花針對“傘和陽傘”提出的注冊撤銷申請在歐洲內部市場協調局獲得支持,成功撤銷了搶注人在主要商品“傘和陽傘”上的注冊。同時,歐盟判定搶注人承擔梅花所支付的撤銷裁定的費用,總計為1700歐元。
但這場官司還沒有落下帷幕。搶注人不甘心,對該撤銷裁定提出了復審請求。其復審的理由和第一次撤銷答辯時的理由一致,也就是說搶注人企圖通過復審,再一次給梅花傘業壓力,企圖通過無休止的法律程序,通過耗費巨大的財力和時間以拖垮梅花傘業的斗志和維權的決心。
然而,梅花傘業的初衷和決心始終未變。最終,復審委員會維持了撤銷裁定,認定搶注人在“傘和陽傘”上的注冊無效,并予以撤銷。根據歐盟法律,搶注人還有最后機會上訴到高等法院,在此期間,梅花傘業接到了第二次撤銷,也就是針對搶注人所有搶注商品的撤銷裁定,與第一次裁定相同,撤銷搶注人在“傘和陽傘”上的注冊,其他注冊繼續有效。截止到2013年6月,搶注人的上訴期限已過,對方沒有提出上訴。
這也意味著,梅花傘業歷時3年半的歐盟維權征程終于畫上了句點。
案件反思
償還“歷史欠賬”
3年半的時間,單單聘請律師費用就達100多萬元,案件申請期間,梅花傘業開拓歐盟計劃受阻而導致的損失更是難以計算。黃小源坦言,為了奪回這個商標,梅花傘業至少付出了幾百萬的代價。
但“歐盟商標保衛戰”還不是梅花傘業海外維權的終點。記者了解到,盡管近幾年梅花傘業不惜重金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注冊了商標,并在全球建立了“商標監控體系”以防止商標在海外遭搶注的事件再度上演,但很多“歷史舊賬”一時仍舊無法結清。
據悉,梅花傘業是晉江制傘行業中最早在國外推廣自主品牌的企業,但早期由于商標意識不強,導致旗下的自主品牌SUSINO在海外屢遭搶注。黃小源透露,例如SUSINO在哥斯達黎加、墨西哥等多個國家被搶注的商標權,由于搶注人惡意刁難或者案件復雜等種種原因,至今均未奪回。據他保守估計,可能還得三四年梅花傘業才能徹底奪回所有海外遭搶注的商標。
“代價很大,但這些舊賬不還不行,如果不搶回商標,企業在海外市場辛苦積累的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很有可能付之東流;再者,企業自主品牌的國際市場開拓規劃也會因此受影響,屆時帶來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所以,黃小源也鄭重建議廣大同行,在國外推廣自主品牌的過程中,產品未行,商標一定要先行,以免重蹈梅花覆轍。
行業國際商標注冊意識增強
梅花傘業屢次打贏海外侵權官司,無疑提振了晉江制傘行業的士氣,也及時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據悉,以出口為主的晉江制傘行業早前多數以貼牌為主,根據國外客戶下的訂單生產。而近兩年外貿形勢不景氣,貼牌生產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不少傘企開始有意識地在國外推廣自主品牌,以爭取議價權。例如雨中鳥、佳樂美、雨絲夢等企業,開始在巴西、俄羅斯、烏克蘭、非洲等國家推廣自主品牌。
記者了解到,這些開始在海外打自主品牌的傘企,除了雨中鳥2011年曾遭遇代理商搶注其在巴西的商標權之外,其他傘企目前還未曾遭遇過。幾家傘企紛紛表示,由于他們在海外打品牌沒梅花早,品牌海外知名度也沒有SUSINO高,所以搶注的人比較少。
兩年前曾經也遭遇過商標被搶注的雨中鳥,當時沒有選擇像梅花一樣通過法律手段維權,而是與搶注商標的代理商私下協議,花費十幾萬元向其贖回商標權。“打跨國官司程序太多、耗時又長、花費也多,關鍵是當時正值雨中鳥大力開拓巴西市場的關鍵期,不能因此耽誤了市場開拓計劃,所以只好選擇了最快的解決方式。”但雨中鳥董事長王清鴻透露,盡管他和搶注人已經簽訂了商標轉讓協議,但由于程序復雜,其實到現在商標還未真正回歸雨中鳥。
“所以,商標國際注冊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有了多起官司作為前車之鑒,雨中鳥、雨絲夢、太陽城等企業商標意識逐漸加強,紛紛通過馬德里國際注冊、單一國家注冊等多種途徑,在眾多主要市場、目標國際市場都已經注冊了商標。
相關鏈接
當心以下幾種侵權行徑
作為梅花傘業法務部經理,黃小源這幾年來接觸了多起國際商標侵權官司,用他的話說,可謂是各種匪夷所思、聞所未聞的侵權形式都見識過了。為了給同行更多提醒和幫助,黃小源總結歸納出了幾種比較少見的侵權形式,希望能引起行業的警醒。
1.偽造公章私自轉讓
黃小源透露,這種侵權形式在東歐國家比較常見。他舉例,在中國簽署轉讓協議需要公證,但是在俄羅斯則不需要。梅花傘業的俄羅斯代理商就是根據該國家的法律特點,私刻了梅花的公章,然后將梅花在俄羅斯的商標權轉讓到自己名下,這種情況舉證相當困難,企業一定要小心;
2.子公司股東侵權
曾經有企業為了開拓某個國際市場,在當地注冊了子公司,為了方便在當地辦事,子公司是以當地華人股東的名義去注冊的,并沒有體現自家老板或者公司的名字。而如果在當地申請注冊商標時也是以當地子公司的名義,那么將存在很大風險,因為這也意味著商標權歸當地股東所有了;
3.審查期間被侵權
黃小源建議同行,如果要在歐盟國家注冊商標,最好直接在歐盟注冊,不要通過馬德里體系注冊,因為兩者的注冊成本差不多,但后者的注冊時間長很多。有的國家商標注冊時間不是從申請之日開始算起,而是從審查之后的時間開始算起,而審查期間,如果有人直接在該國家遞交申請,審查時間則會比通過馬德里注冊來得快,那么屆時可能企業明明更早申請,可商標權卻不屬于自己;
4.未經審查直接通過公告
有的國家例如意大利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申請注冊與別人近似的商標,當地是無需進行審查的,而是直接通過進行公告,而公告期間如果沒人提出異議,則申請就會順利通過。如果企業沒有及時監測到這種情況并提出異議,日后進入該市場就可能遇到類似商標,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產品銷量。 (記者_莊娜芬 董嚴軍 文圖)
東石“傘都”何日“撐”起 2013-07-09 | |
省傘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晉江 2013-06-24 | |
廣州未公布鎘超標大米流向 被指充當保護傘 2013-05-20 | |
破解傘具配件標準缺失難題 2013-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