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包括同仁堂(行情, 資金, 股吧, 問診)[0.23%資金研報]、云南白藥(行情, 資金, 股吧, 問診)[0.12%資金研報]、胡慶余堂等全國九大中藥品牌被抽檢的產品中超過七成含有多種農藥殘留。
綠色和平表示,中藥材的種植過程目前嚴重依賴大量農藥的使用。綠色和平呼吁政府切實貫徹農藥減量政策,加強種植過程中農藥使用的管理,并且加大對生態農業的政策和資金扶持,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
“中藥材幾千年來被崇尚自然和傳統的中國人所信任,但這次的調查結果無疑傷害了原有的信任。”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婧表示,“現今農業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使得化學農業模式已經從瓜果蔬菜延伸到本該治病救人的中藥材,這非常令人擔憂。”
據介紹,綠色和平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昆明、杭州、天津、香港等九座城市購買了65個常用中藥材作為樣品,其中包括三七、金銀花、枸杞、當歸、白術等,涉及包括同仁堂、云南白藥、胡慶余堂、特安吶、九芝堂(行情, 資金, 股吧, 問診)[-2.74%資金研報]、天士力(行情, 資金, 股吧, 問診)[-0.35%資金研報]、采芝林、宏濟堂、張仲景九個品牌的中藥店,隨后送往具有資質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進行了農藥殘留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在65個樣品中多達48個含有農藥殘留,占全部樣品數的70%。32個樣品都含有三種或以上農藥殘留,其中同仁堂、特安吶的三七花和三七粉,以及張仲景、云南白藥和同仁堂的貢菊上均發現了超過25種農藥殘留。全部九個品牌的26個樣品中發現了甲拌磷和克百威等六種禁止在中藥材上使用的農藥。與歐盟的農藥最大殘留標準相比,同仁堂三七花中檢出的甲基硫菌靈超標500倍,云南白藥金銀花也超標100余倍。
同時,綠色和平通過對山東平邑金銀花種植基地、寧夏中寧枸杞種植基地和云南文山三七種植基地的實地走訪發現,中藥材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嚴重依賴化學農藥的使用,農戶多憑經驗或農藥店推薦用藥,缺失來自政府及企業的專業指引和監管。像同仁堂、云南白藥、采芝林等多家大型中藥品牌在產品收購過程中對農藥殘留幾乎沒有標準,企業內部也不會做農藥殘留的相關檢測,致使富含農殘的中藥材進入流通環節。
“中藥種植領域所暴露出來的農藥過度使用問題只是中國化學(行情, 資金, 股吧, 問診)[-1.96%資金研報]農業模式所暴露出問題的冰山一角。”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