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至今牽動著全社會的心。5月13日,福建公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元食品”)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簽署捐贈協議,宣告公元食品與基金會正式達成深度合作,價值1000萬元的救災物資將通過基金會支援雅安地震災區和云南災區建設,幫助災區群眾渡過災后安置重建階段。
在當日的受贈儀式中,公元食品董事長許金岑與基金會秘書長胡廣華在晉江市副市長史思泉及公元食品員工的共同見證下,簽署了捐贈協議,基金會理事、顧問時正新接受公元食品的捐贈牌并向其頒發捐贈證書及獎牌。隨后,許金岑帶領與會人員共同參觀了公元食品生產車間,并舉行座談會。
慈善情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作為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自2009年以來匯集著海內外華人的愛心,在救助城鄉特困群體,促進社會救助事業發展上作出了其獨有的貢獻。在當日的座談會期間,胡廣華多次表示對晉江這座中國愛心城市印象深刻。
“晉江是座充滿愛心的城市,這里擁有一大批有實力和愛心的企業和企業家,其蘊含的慈善情懷讓人贊嘆,公元食品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胡廣華表示,愛心企業與企業家的慈善行動能給社會樹立榜樣,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將深深影響到社會的每個層面。“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顆慈善之心,只是如今缺乏足夠的信任感與行動力,公元食品此次的愛心捐贈將大大增強人們做慈善的信心,我們也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公元食品的愛心捐贈轉化成實際的公益行動。”
據了解,公元食品此次捐贈是繼晉江市獲得“中國愛心城市”后,企業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首次深度合作。“我們希望通過與基金會的合作,能將我們對災區的關心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幫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讓災區人民知道全社會與他們同在,相信愛與希望的力量。”許金岑表示。
對于此次公元食品在慈善事業上的帶頭作用,史思泉表示贊同與感謝。他表示,晉江人具有樂善好義、扶貧救困的傳統美德。災難過后,如同公元食品一般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和企業家不遺余力地發揮愛心支援災區,從中也可看到晉江企業家在事業成功之際對于內心精神富足的追求,體現出了“達則兼濟天下”的境界,希望日后能有更多企業積極發揮正能量,投身到慈善公益事業中來。
持續發揮企業正能量
“地震發生后,我們通過媒體得知災區最需要食品和水,因此便在第一時間決定向災區捐贈食品、飲料等相關物資。”許金岑表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時值雅安同胞遭受地震災難,公元食品于震后第一時間號召組織愛心捐贈,為災區送去及時的援助。
據了解,在雅安地震發生后,公元食品全體員工自發組織了一場抗震救災愛心活動,共向災區捐獻善款13.1444萬元。首批載滿食品與飲料的愛心捐贈車也在4月23日于公元食品晉江五里總部出發運往地震災區。
“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企業應該帶頭發揮正能量,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座談會上,許金岑對于發揮企業正能量的認識得到了在場人士的認同。“公元食品持續關注著災區的情況與需求,希望我們企業發揮出的力量能影響到更多人奉獻愛心。”
也正是有著這樣深刻的認識,許金岑在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充分發揮著企業的正能量,積極參與各項慈善事業,推行屬于他的公益之道:2007年,許金岑一次性向晉江市慈善總會捐出500萬元慈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他迅速向災區捐贈50萬元現金及價值20余萬元的食品、藥品等物資;2011年,為幫助南安二中改善校舍、添置教學設備,許金岑慷慨解囊,捐贈100萬元;其他諸如修路、修橋、助學、助警等捐助行動更是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