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7年開始,三星集團開始在內部分階段、分期實施“新經營”戰略。這一時期在三星內部稱為“第二創業期”。
“在每個不同階段,三星集團都有不同側重點。從最早的品質經營,到后面的速度經營,再到全球競爭力,再到以人才儲備培養為重點的準備經營。如今,三星集團的‘新經營’戰略已經發展到了以打造世界超一流企業的階段。”韓勝善介紹說。
“新經營”戰略為三星帶來的好處是可以用數據來衡量的。在與同樣是跨國企業的對比當中,三星集團在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同樣讓人瞠目結舌。2005年,三星集團的年銷售額為715億美元,在2012年,這一數據則增長到了1489億美元。七年間,三星集團的增長率達到了108.15%。同一時期,豐田汽車的銷售額增長率為36.35%。
在韓勝善看來,三星快速增長的秘訣主要有兩方面:對內不斷查找問題,對外持續學習。通過內外兩方面的堅持,達到不斷創新、快速增長的目標。
對外學習上,三星集團有著一整套的標準。“為了向世界性的優秀企業學習,我們根據不同部門劃分了12類不同的標桿對象。比如說,電子部門的標桿對象是索尼及松下,重工業的標桿對象是三菱,生產作業管理的標桿對象是惠普、菲利普莫里斯。”韓勝善透露。
除了確認標桿對象外,在對外學習方面,選擇怎樣的人對外學習、學習什么內容,在三星集團內部都有一整套的標準和制度。
而在對內方面,當出現生產等方面的問題時,三星集團首先做的并不是苛責產生問題的負責人;相反,三星集團鼓勵出現問題與不良現象,把其當成公司成長過程中的經驗成本。
“只有這樣,當出現問題與不良現象時,員工才不會想辦法去遮遮掩掩,而是想明白為什么會出現種種問題,才能避免以后發生同樣的問題與錯誤。這是值得不少企業借鑒的。”韓勝善介紹說。
學員們在首爾大學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