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qwegw"><source id="qwegw"></source></li>
  • <button id="qwegw"><input id="qwegw"></input></button>
    <code id="qwegw"><tr id="qwegw"></tr></code>
    <li id="qwegw"></li>
  • 您當前所在位置:晉江新聞網>>產經頻道>> 財經頻道 >> 理財產品 >>正文

    理財產品遭遇信任危機,金融機構如何重樹形象?

    www.527704.com來源:新華網2013-01-25 10:10我來說兩句
      

    加強信息披露降低道德風險

    雖然銀行逐漸將代銷業務的風險轉嫁出去,但這并不意味著風險遠離了百姓,缺乏相關監管、風險識別能力低于銀行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可能成為下一個風險的聚集地。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國興介紹,目前第三方理財可以代銷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信托、陽光私募產品、公募基金、VC/PE等,其中僅有代售公募基金需要申請牌照,其他產品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準入資格和監管。因此,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第三方理財機構納入監管范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據上海一家第三方理財機構客戶經理介紹,目前第三方機構多于銀行合作,雖然銀行禁止銷售私募產品,但是如果銀行理財經理個人掌握了客戶資源,通過“飛單”形式把客戶引薦到第三方機構,通過熟人關系,銀行外打款,協議風險自擔等方式躲避監管的情況也同時存在。

    事實上,相對于銀行將高收益高風險產品賣給普通百姓而言,通過第三方理財機構銷售給風險識別能力較強的高凈值客戶本無可厚非,但是缺乏監管、信息披露不健全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顆“定時炸彈”。

    毛恩知表示,加強信息披露無疑是重得信任的第一步。嚴格的信息披露有兩個好處:一方面讓投資者看到每筆資金運用和收益回收,消除投資者對理財產品即是“龐氏騙局”的誤解;另一方面,當投資出現問題時,讓投資者及時了解問題所在以及處理辦法,降低投資者對理財產品投資效果的期望,防止其期望與投資效果落差太大。

    首頁  上一頁  [1]  [2]  [3] 
    標簽:信任危機 金融機構 樹形象 投資者 第三方
    責任編輯:杜思思 杜思思
    相關新聞
    我來說兩句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你至少需要輸入 5 個字    昵稱:       
    特別說明: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乐都县| 南丹县| 奎屯市| 汾西县| 沅陵县| 宝鸡市| 卫辉市| 九台市| 囊谦县| 余庆县| 鄱阳县| 双辽市| 麻阳| 七台河市| 油尖旺区| 襄垣县| 通州区| 清水河县| 潮安县| 宜兴市| 高雄县| 雅江县| 长武县| 井研县| 山东省| 铜鼓县| 习水县| 方正县| 太保市| 萍乡市| 微博| 商城县| 湛江市| 贡嘎县| 永宁县| 宜川县| 克拉玛依市| 东方市| 海城市|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