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家園溫暖,彰顯文明力量。住宅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明程度也是城市文明的縮影。一部公約,是小區居民的共同約定,是對積極向善、睦鄰友好文明行為的踐行,也是對共建美好家園的向往。
在晉江市委宣傳部、晉江市委社會工作部的推動下,去年12月,晉江出臺《晉江市住宅小區鄰里公約制定規范指導意見》,引導住宅小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推動構建新時代幸福、和諧、文明、美麗的新家園。
如今,在池店鎮橋南社區藍灣半島小區、陳埭鎮濱江商務區泉商公館、青陽街道青華社區錦峰小區、羅山街道世紀雅苑小區等小區的帶領下,晉江各小區的鄰里公約逐步建立,成為助力小區管理品質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
適應變化 修訂公約
位于池店鎮橋南社區的藍灣半島小區最近開始實行新修訂的文明公約,“原先樓道內的亂堆亂放、垃圾紙片、占道停放的自行車變少了,樓道環境衛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讓小區更有‘家’的感覺。”談及此事,小區居民臉上洋溢著笑容。
原來,藍灣半島小區舊版公約內容較寬泛,沒有針對性,不夠具體明確,沒有隨著需求的變化而更新。比如,小區居民在樓道燒金紙、鄰里間因為噪聲問題產生矛盾、電動自行車進小區等現象都沒有約定。
“為營造一個文明、安全、整潔、宜居的舒適環境,推動文明小區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小區內綠化、環境衛生和設備設施的管理,藍灣半島小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治理新路徑,立足居民實際需求,堅持問題導向,由小區黨支部牽頭,通過實地走訪、廣泛征集居民意見、召集小區黨員、樓棟長、業主代表、物業代表通過座談會、議事協商等形式,共同修訂小區鄰里公約。”橋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新修訂的公約包含了對噪聲擾民、樓道占用、高空拋物、電動車輛進小區、不文明養犬等的約定,更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并在公約里創新推出了違約處罰措施,堅持教育為主、懲戒為輔,既能達到教育、警示、約束作用,又不激化矛盾。
為了給小區居民提供宴請、聚會、休閑的便利空間,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的推動下,藍灣半島小區在鄰里家園二樓打造了“共享餐廳”,可容納45人,配有茶桌、沙發、電視等設施。經過多次協商討論,小區還制定了《藍灣半島鄰里共享餐廚預約須知》,同時在各個活動場所制定了老人協會公約、健身房公約、共享書屋公約等系列約定,引導居民共同定約、守約、履約,共同營造文明、和諧、宜居、友愛的美好家園。
青陽街道青華社區錦峰小區也通過廣泛征集居民對小區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優化小區公約,使垃圾分類得到推廣,公共區域更加整潔;裝修時間得到了限制,保證居民正常休息;電瓶車私自進電梯停放樓道現象得到遏制,有效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多方合力 落地執行
泉商公館坐落于陳埭鎮濱江商務區,隸屬于江浦社區,有1450戶居民,小區于2014年7月交付。隨著電動車事故的頻繁發生,小區針對這方面要如何加強管理,如何提升小區公共區域的管理標準等諸多問題,都需要通過修訂公約來予以明確。
小區公約的制定需要充分考慮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去年10月以來,晉江住宅小區管理品質提升行動拉開了序幕,江浦社區黨支部組織第一網格聯合貝斯頓物業管家通過入戶走訪,收集居民意見。在紅色議事廳里,江浦社區黨支部、第一網格、貝斯頓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綜合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多輪協商。小區公約從起草初稿、征求意見、修改完善、會議表決、張榜公布,每一個環節,社區黨支部都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嚴格把控;從鄰里關系、小區管護、家園共造、公共秩序、物業服務再到平安建設,熱心居民都積極“亮身份”主動參與。
“我們愿意帶頭踐行維護社區整潔。”“社區制定公約,形成一定的約束,引導居民共同維護小區的衛生整潔,這是好事。”社區黨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以居民公約帶動提升轄區物業服務質量,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制定到張榜,歷時月余,經過小區黨員骨干、熱心能人、社區居委會等共同努力,最終《泉商公館小區居民公約》出爐。
為了讓公約更加深入民心,江浦社區第一網格及物業管家通過入戶走訪、顯著位置張貼等形式,做好居民公約的宣傳工作,并詳細講解鄰里關系、文明養犬、文明停車、自覺繳納物業費、消防安全等內容,引導小區居民對照公約,爭做道德風尚的傳播者、文明行為的踐行者、文明創建的參與者。
要切實有效發揮小區公約的影響力,必須抓好公約執行“后半篇文章”,江浦社區居委會將各網格黨員、志愿者等骨干力量緊緊連接,建立履約執行督查小組,定期巡查勸導小區不文明現象,讓公約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實處。
在羅山街道世紀雅苑小區,小區鄰里公約包含了說事議事、守望相助、環境衛生、多元文化、文明養寵、物業費繳交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通過鄰里公約的實行,不斷增強居民對小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創建共融共榮的小區風貌。
(記者 闕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