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近期,共享經濟在福州出現熱潮。昨日,海都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市區還出現了共享房屋,市民可通過一款名為airbnb的共享房屋APP軟件,將整套或單間房子進行出租,而因價格比酒店便宜,受到了年輕人、游客的歡迎。不過,房客入住不需登記身份證,相關監管尚處空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受年輕人歡迎易現虛假房源
昨日,海都記者打開一款名為airbnb的共享房屋APP軟件(以下簡稱“airb?nb”)進行查詢,發現在福州市區有近百套(間)共享房屋可供出租。其中,一套位于臺江區的三室一廳的共享房屋,每天只需500多元,比同地段多數的快捷酒店便宜。
用戶劉先生說,在福州,“可以快捷酒店的價格,訂住豪華酒店房間一般大的房屋,很受年輕人的歡迎。”而用戶李小姐說,與酒店相比,共享房屋通常會配備洗衣機、煤氣灶等設備,比入住酒店更方便,“適合背包客、情侶出游入住。”
不過,發布一套共享房屋的房源,審核并不嚴謹。記者在airbnb上,隨意輸入一個臺江區的小區名字,然后再配上一張公園的圖片,最后點擊發布房源,簡單幾步,便可通過審核。其間,只需在用戶注冊時,驗證相關身份信息(提供身份證號碼)。
不少消費者認為,如此審核,容易出現房屋的實際情況與房東的描述不符等現象,甚至會出現虛假房源,最終導致消費者的權益受損。
入住不需登記身份還沒相關監管法規
除了容易出現虛假房源外,房客在入住方面,也存在安全隱患。與正常入住酒店、旅館需登記身份證不同,房客預訂后,只需在入住前與房東聯系,提前來到約定地點,便可由房東帶著入住。
多位用戶告訴海都記者,在入住的過程中,房東多數不會要求房客出示身份證,也不需辦理入住手續,基本是“零審核”。對此,airbnb客服人員稱,每一個注冊的用戶,都經過身份認證,房客入住時,可根據房客的長相與APP軟件上預訂者的頭像,判斷房客的真實身份。
不過,海都記者發現,注冊airbnb的用戶中,不少用戶不使用真人頭像。此外,在淘寶等平臺上,都有不少airbnb的代預訂,通過這一方式,也可避免平臺的身份認證。
不少用戶擔憂,此種缺乏基本監管的入住方式,可能被一些在逃犯罪嫌疑人利用。
據了解,共享房屋作為一項新興業態,也被稱為在線短租業務。有研究機構稱,去年,該市場的國內交易規模為87.8億元,預計今年將達到125.2億元。不過,目前,對在線短租業務,國內并無相關監管法規。而根據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旅館業治安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旅館應當取得消防行政許可、特種行業許可證,有治安保衛人員等。
不少用戶呼吁,相關部門應對這一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引起重視,并出臺專門的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