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往年的成交情況來看,泉州樓市春節期間的成交一般都比較平緩。但今年的泉州樓市春節檔期可謂開門紅:幾大主流板塊及次新板塊,無論住宅市場還是商業產品,成交普遍向好,同期增長幅度非常明顯。分析數據顯示,成交客群中回鄉客成交比重有所上升,而這部分客群以往在縣市區域項目貢獻值比較高。業內人士表示,除了項目本身好口碑帶動外,購房者對泉州城市發展水平及樓市后市的普遍樂觀,才是最根本原因。
一改平緩態勢
樓市春節成交向好
從往年的成交情況來看,泉州樓市大部分項目的營銷中心正月初三正式開門,春節期間的成交一般都比較平緩。回鄉客對當地樓市成交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大部分體現在周邊縣市區域,而中心市區及主流價值板塊的成交情況一般并沒有太大的驚喜。
然而,今年泉州樓市開年即送“開門紅”。記者走訪泉州樓市幾大主流板塊及次新板塊發現,成交普遍向好,同期增長幅度非常明顯。
住宅市場,東海灣全盤今年成交已達7個多億元,且成交勢頭依然火熱;鼎盛·大觀春節期間的成交進度一如既往穩定,備受新老客戶的認可;上實·海上海以及海宸尊域春節期間的成交,每日去化持續不斷,且在快速去化下,上實·海上海目前的庫存已不多,也正在積極籌備新品;百信·御江帝景過年期間客戶來訪量也是不斷,但鑒于全新系列產品還在積極籌備中,更多的客戶在關注接下來的新品上新。
商業項目,以SOHO產品為例,東海泰禾廣場的SOHO這段時間成交也非常不錯,商業配套工程穩步推進,商場也即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業,也吸引好幾個大客戶一連下單投資好幾套SOHO;在“萬達商圈+中駿·世界城商圈”的強強助力下,泉州星光耀廣場的SOHO也是備受客戶認可。
看漲信心強烈
回鄉客助力主流板塊
從目前各大營銷中心的統計數據來看,今年泉州樓市春節檔期的成交客群,回鄉客成交比重有所上升。一般來說,縣市區項目受此獲益較多。但今年,不少品牌項目的春節成交主力軍,回鄉客貢獻值普遍上升。
據權威機構“返鄉置業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現居住一線與三四線城市的人群,對于三線城市的住房均有極強的購買欲望,現居住在二線城市的人目標購房區域也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如今,在一線城市的“漂一族”回歸二三線的意愿強烈。大學生及剛畢業的大學生人群是返鄉置業的主要人群,45歲以上的人群在投資養老的需求推動下,亦是返鄉置業的另一大人群。
對此,泉州東海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軍毅深有同感,他表示,春節期間成交主力軍正是回鄉客,很多都是之前的老業主再介紹過來的,且成交意向非常強烈,看中立馬下單的速度很快。這除了對東海開發項目的認可,更多的是對泉州接下來市場看漲的信心期待。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泉州樓市成交通道逐步打開,截至目前來看,主流板塊的標桿口碑項目成交勢頭穩步增長,更讓人欣慰的是,購房者對泉州城市發展水平及樓市后市的普遍樂觀,這也讓市場持續關注今年泉州樓市能否再創新紀錄。
比對全國樓市
泉州市場良性發展
對比外圍市場,泉州樓市春節期間成交一片火熱,因此,可以說今年全國樓市呈現的是“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這從一月份的統計數據可以得到體現。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監測,今年1月,全國30個主要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36.66%,八成城市環比下降,同比下降27.34%。從分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滑39.51%,北京環比下降49.20%;一線城市同比下降47.31%,深圳、上海同比降幅超六成;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41.82%,同比亦下降24.26%;三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較去年12月下滑18.42%,同比亦下降14.41%。
中國指數研究院以“正常回落”來形容1月的樓市。該機構表示,進入2017年,樓市進入盤整期,加之1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市場成交量明顯回落。
業內人士陳先生表示,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熱點城市成交下滑明顯,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部分城市樓市成交創下歷史新高,一定程度上存在透支現象;另一方面,去年大部分城市樓市去庫存效果顯著,成交量下滑也與目前市場整體供應量不足有一定的關系。
不過,不同城市樓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泉州樓市拐點還沒有到來,目前的市場還是比較良性的。”泉州星光耀廣場營銷總監王琨表示,這兩個月仍有好幾個品牌大牌正在積極醞釀新品上市,且是拳頭產品,更重要的是市場購買熱情不錯,有好的產品入市還是可以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