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8日從佛山市消委會獲悉,近期有市民向消委會投訴稱,自己看中了佛山三水一處樓盤的房子,但因自己已退休而愛人臨近退休,擔心無法申請到貸款,但銷售人員卻向其告知“可以辦”。然而,在其交了定金、簽了房屋認購書后,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因無法提供收入證明而遇阻。此時,銷售人員竟建議他們去刻個假公章偽造收入證明。該市民認為開發商存在欺詐行為,遂向消委會投訴。
事實上,近期以來佛山涉及房產交易的消費多發,今年一季度相關投訴舉報猛增138%。
老夫婦貸款買房遇阻
近期,市民阮女士向佛山市消委會投訴稱,今年4月份自己與愛人到三水某樓盤看樓。自己已退休,愛人也臨近退休。由于擔心自己與愛人的年紀無法完成貸款,于是,在看樓時多次詢問銷售員小莫,是否能貸款15年并通過購房落戶佛山。小莫當時答復說:“可以辦。”
阮女士表示:“我們聽了銷售人員說能貸款,就交定金簽了房屋認購書。簽約后向銷售人員小莫指定的銀行咨詢貸款事項,銀行要求提供收入證明并加蓋單位公章。由于我們夫婦兩人都無法提供收入證明,小莫卻建議我們去刻個假公章做假的收入證明和銀行流水。”
“我可以提供錄音,錄音中銷售員小莫提到,能夠為我代辦貸款,并表示此前有客人是這樣成功貸款的。我個人不同意,認為開發商存在嚴重售房欺詐行為,誘騙我交定金后又違規貸款。因此我向對方提出退回定金的要求,但開發商并不同意退款。”阮女士于是向佛山市消委會投訴。
消委會提醒必須誠信
接到投訴后,佛山市消委會找上了上述樓盤開發商,其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銷售員小莫的行為是個人行為,公司并不知情,已將其辭退。因為他為了個人的利益,隱瞞了公司向客戶作出承諾。而阮女士在認購前詢問銷售員,是否能辦理銀行按揭貸款手續、購房能否解決落戶的問題時,銷售員只是提供了銀行業務員的聯系方式,建議客戶自行咨詢,因此并不存在誘騙消費者的說法。由于阮女士隱瞞了部分個人情況,導致不能提供齊全的貸款資料,公司一開始是不同意退錢的,但考慮到其他的影響,最后也把定金退回了。”
鏈接
佛山市消委會提醒:弄虛作假風險大
針對上述事件,佛山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辦理銀行貸款的過程中,必須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如實填報信用信息,切忌因貪念身陷風險而不自知。有些房地產從業人員為促成銷售,聲稱可以與銀行工作人員“溝通”,使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消費者獲得貸款,或者提升獲取貸款的額度。
房地產從業人員所謂的“建議”,極易引發各類風險。首先,可能遇到無法通過貸款審核的風險,如無法通過貸款審核,則會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如在商品房認購階段,已繳納定金的,會被開發商沒收定金;如已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且已繳納首期款的,如后續貸款無法發放,開發商可能會依照合同約定收取高額違約金。
其次,雖然僥幸通過貸款審核,但被發現弄虛作假后,則面臨被銀行起訴要求返還借款,同時,由于房屋已被抵押給銀行,此時可能面臨房屋無法保住的風險。
相關新聞
佛山房產消費投訴一季度同比增138%
隨著商品房銷售的日益火熱,各類消費糾紛也層出不窮。根據佛山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佛山市房地產行業的投訴舉報量同比增長96%,今年第一季度涉及房地產市場的投訴舉報量更是激增138%。
據分析,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比較多,在商品房交易合同糾紛方面,主要存在樣品房和實收房裝修標準不相符、宣傳的周邊環境與實際不符、房屋中介隱瞞房屋真實情況、交房延誤等。在房屋質量及售后維修方面,主要集中在墻壁有裂痕、墻面脫落及漏水、管道滲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