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
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0%。
通知明確,對于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按原規定執行。
通知要求,在此基礎上,人民銀行、銀監會各派出機構應按照“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原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指導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結合當地不同城市實際情況自主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結合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確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要求以及本機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投放政策、風險防控等因素,并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合理確定具體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通知還要求,加強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人民銀行、銀監會各派出機構應強化對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區域集中度、機構穩健性的監測、分析和評估;督促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根據房地產形勢變化及地方政府調控要求,及時對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進行自律調整,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住房金融業務穩健運行和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意味著在中國大部分不限購的城市居民的首次置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20%,進一步降低了購房門檻。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政策更多的是針對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對于去庫存有一定的幫助。
自去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就指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五大任務之一就是化解房地產庫存。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業內有聲音認為,這預示著我國城市工作將迎來重大變化,也將對樓市和房企的命運產生重大影響。“去庫存”成為目前政府對房地產市場最關心的事情,隨后各個地方政府也有了相應的舉措。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曾提出,首付比例下調可能會最大程度地激活剛性需求,對樓市“去庫存”將發揮最為顯著的推動作用。中國為儲蓄型國家,發生次貸危機的可能性很小,而首套房發生信用危機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政策的出臺,實際上貫徹了2015年以來“去庫存”的政策導向。從市場預期看,能較好撼動去庫存市場的絕招,只能是商業銀行貸款政策的繼續放松。因為從很多政策看,包括住房公積金等政策,實際上都已經處于一個底部。而從降息等政策看,也基本相對寬松。商業銀行貸款的政策放松空間依然很大。此次政策對于首套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的群體來說,都有積極作用。對于首套住房來說,商業銀行貸款從過去的三成首付變為25%的首付,降低了首付比例。而對于改善型置業的群體來說,過去要獲得三成首付,需要還清首套貸款,但現在不需要還清也可以享受三成首付比例的政策。
民生證券認為,首先,購房本身是信用創造的過程,降低首付,促進更大力度的居民部門杠桿;其次,房價漲可以發揮金融加速器功能,同樣促進信用派生;最后,房地產去庫存,配合上下游產業鏈擴張,也是信用創造加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