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企業融資難“痛點” 銀行探索流動性服務模式
融資難融資貴,成為中國經濟調結構過程中企業正在經歷的陣痛。近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先后三次定向降準,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降低其融資成本。
降低貸款利率、增加授信額度,往往被當作銀行解決企業融資困境的首選方式。但記者近期實地走訪了從大型國企到小微民企等多家公司進行調研后了解到,企業融資中真正的“痛點”不止于此。比如,流動資產的大量沉淀,授信資金“趴在賬上”白付利息,融資手續復雜耗時等,無形之中增大了企業財務壓力,疊加導致了企業信用擴張能力減弱、融資困難。
從銀行角度出發,解決融資問題不僅是簡單的放貸,而更注重為企業提供盤活資產、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加強流動性管理等“軟性”的金融服務,或才是更潤物細無聲的紓解之道,也才能真正達成降成本、降杠桿的最終目標。
建池蓄水:
盤活企業內部流動性資產
從武漢一路向西北到十堰,是湖北省的汽車工業走廊。當地汽車龍頭企業三環集團的眾多生產線便沿此線鋪開。
不同的經營模式,使得各家企業在降負債、降成本中面臨不同的問題。“由于汽車行業的收付款七成以上采用票據結算,去年做完資金歸集后,發現我們有大量的票據需要盤活。”三環集團財務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宋華強告訴記者。
集團下轄成員公司眾多,分布于省內各地,每年回款約200億元。“過去處理票據就三種方式:一是持有到期,二是直接背書付給上游供貨商,三是當地銀行貼現。”宋華強表示,但是傳統處理方式下,線下票據管理工作耗時耗力,且資金周轉和利用效率并不高。
之后,公司采用了浙商銀行的池化融資平臺服務,不僅實現全面線上化,集團內部還能進行余缺調劑。“成員單位收到票據后放入涌金票據池,生成可融資額度,成員單位之間調劑使用,大大盤活了票據資源。”
打個比方,池化融資平臺就像銀行給企業建了一個“蓄水池”,企業可以把報表上難盤活的資產,如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理財產品等放進池子里,轉化成隨時可用的銀行融資產品。同時還可以把銀行授信額度入池,使池內蓄水量更足。
合作短短兩個月時間,三環集團已有13家一級子公司加入集團池,入池票據6.3億元,開票共計3.6億元。按集團口徑一年平均入池5億元測算,一年至少可節約財務成本500萬元以上。
此外,池化融資平臺項下還匹配了“超短貸”等操作簡便、利率優惠的頭寸資金管理工具,企業可按需融資,隨借隨還。浙商銀行公司銀行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測算,企業通過“票換票”、“超短貸”等池化融資方式盤活票據等資產,可有效減少備付資金,切實降低財務成本。
打通上下游:
讓“水”流到中小微企業
企業融資難,最“受傷”的還是中小微企業。武漢寶潔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民營環保企業,該公司董事長王佐力告訴記者,這兩年即便大型國企的應付款也開始有拖欠跡象,企業融資成本明顯增加,而整個環保產業正處于高速成長期,對資金有迫切需求。
如何讓銀行資金的“水”流到中小微企業?利用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打通上下游,成為浙商銀行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又一突破點。
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都市環保”)是國家級環保高新技術企業,其上下游連接了大量中小微企業。去年9月,公司通過浙商銀行的應收款鏈平臺,向上游分包商簽發了首筆180萬元的區塊鏈應收款。分包商本身并無授信,融資較困難,但利用都市環保的授信,以較低利率進行了應收款轉讓變現。這不僅為上下游小微企業緩解流動性壓力,也減少了公司自身的現金流出。
過去,企業手上的應收賬款大量沉淀、占用資金,難以變現。要向上游采購時,又產生新的應付賬款,形成新負債。這樣上下游企業之間互相拖欠,拉長了債務鏈條,增加上下游融資壓力。
據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應收款鏈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把企業的應收、應付賬款轉化為電子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點石成金”激活應收款,用來支付、轉讓給上下游企業,也可以作為質押資產,向銀行融資,減少新的負債,進而穩定企業杠桿率。
其實,盤活應收賬款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公開數據顯示,全國企業的應收款大大超過20萬億元,而目前金融機構和保理公司的應收款融資總額約1萬多億元,所占比重不到5%。
在前述兩大平臺的基礎之上,浙商銀行還搭建了易企銀平臺,為企業打造現金管理平臺,可以更好地盤活企業和供應鏈上下游資源,用管家式服務降低產業鏈整體成本。
當前中國經濟的焦點之一是“去杠桿”,而企業去杠桿更是一馬當先。“杠桿不去則去庫存、去產能無從談起,杠桿不去則過多金融資源被占用,也無從談起降成本、補短板。但難點在于,當前金融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注意節奏和方法。”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說。
對于銀行而言,真正利用好金融活水資源,為企業提供更有效便利的金融服務,才是降負債、降成本的關鍵。
(記者 金嘉捷)
銀行保險板塊發力 滬指微跌0.16%上證50指數漲0.64% 2018-07-30 | |
理財新規帶來新變化:穩健類基金受銀行青睞 2018-07-27 | |
建設銀行晉江分行舉辦“甜蜜分享?建行相伴”親子活動 2018-06-29 | |
民生銀行發布新版手機銀行 六大創新提升安全與體驗 2018-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