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告訴您,這些征信知識很重要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深入發展,個人信用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且珍視。下面,建行告訴您一些重要的征信知識,助您打理好“信用錢包”,積累好“無形財富”。
關鍵詞一:不良信用記錄
一般連續兩次沒有按時還款,就會被記錄為不良信用記錄。不良信用記錄并非黑名單,只是真實記錄您的個人信用。不良信用記錄被記錄在中國人民銀行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根據《征集管理條例》規定,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有效期為5年,超過5年的予以刪除。如果真的出現了不良信用記錄,只要您在以后的信用活動中做到誠實守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良好的記錄會逐漸刷新和替代舊的記錄,也能證明您的信用狀況正在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二:信用查詢
個人信用報告在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因此每年至少應查詢一次,給自己的信用報告做做“體檢”,才可及時發現小問題,將負面影響降到最小。每人一年可免費查詢兩次信用報告,可持本人身份證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現場辦理或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官網查詢。在沒有得到他人授權的情況下,個人是無權查詢他人信用報告的,即使是直系親屬也不例外。
關鍵詞三:信息采集
征信機構從信用信息產生的源頭采集信息,具體來說,征信信息主要來自提供貸款的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公司,電信、水、電、燃氣公司等公共事業單位。根據《征集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征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那么,在個人征信中,哪些信息會被采集呢?征信信息采集主要有三大類:
一是個人身份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等。
二是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及消費信貸的還款信息、為他人貸款擔保信息等。
三是個人非銀行信息:包括個人住房公積金、個人養老保險、通信、公用事業繳費信息,以及是否遵紀守法等信息。
關鍵詞四:信用異議
個人信用信息出現錯誤時怎么辦?當個人認為本人的信用信息存大錯誤或異議時,本人可以帶上身份證及復印件向中國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提出書面異議申請。根據《征集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若因信息錯誤、遺漏導致的經濟損失,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并要求賠償。若對異議處理結果仍然有異議,除了可以向人民銀行征信部門反映、向法院提起訴訟外,還可以向當地人民銀行征信管理部門申請在個人信用報告上發表個人聲明。
特別提醒,個人信用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被使用,是需要您通過日積月累沉淀的“無形財富”。請善待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在是常生活中保管好個自己身份證件,如實填寫信貸業務的申請表,按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歸還貸款和信用卡等,以保持良好信用記錄。
銀稅互動再升級 建行“云稅貸”二期上線 2018-06-01 | |
建行晉江分行成功辦理首筆工商代理注冊登記業務 2018-05-22 | |
建行晉江分行參與“5?15”打擊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活動 2018-05-15 | |
建行東石支行黨支部開展母親節送溫暖活動 2018-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