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探底回升漲0.35% 題材股爆發創業板繼續上攻

周二早間,受外圍市場下跌消息影響,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后,滬指上沖無力維持寬幅震蕩走勢,昨日強勢的創業板今日早盤亦出現休整。午后,創業板率先發力,出現一波快速拉升,帶動題材股全線反攻。此外石化雙雄大幅拉升,帶領大盤翻紅。
截至收盤,滬指漲0.35%,報3290點;深指漲0.08%,報11077點;創業板指數漲1.18%,報1864點。兩市成交量與昨日基本持平。
盤面上,醫藥板塊強者恒強,板塊大漲逾2%,此外,醫療保健、石油、文教休閑等也有不俗表現;家電、釀酒、環保等塊跌幅居前。在題材股方面,生物疫苗、抗癌、工業互聯、養老概念較活躍,而騰訊概念、新零售、智能家居概念走勢低迷。
消息面上,今日重要財經資訊有:1、李克強:下一步將放寬服務業準入比如養老金融醫療等領域。2、李克強: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在制定很快會出臺。3、隔夜美股創近六周來最大跌幅,道指、標普500指數均下跌近1.4%。4、易綱接棒周小川任新一屆央行行長,稱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并保持金融業穩定。5、生態環境部: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化解和淘汰。6、華泰、晨鳴、APP等再度宣漲已有紙企發出5月漲價函。7、香港證監會的監管行動暫停了香港的ICO。8、上交所:目前已梳理形成了上交所層面的針對優質創新企業的上市和交易等業務規則。9、住建部部長王蒙徽:保持樓市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力度不放松。10、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中,44座城市環比上漲,前值為52座。
機構看盤
東北證券:周一全市場成交額仍維持在4000億下方,市場整體成交收縮過程依然較為順暢。但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成交量在上周五出現收縮后,昨日再次放大到接近800億,市場局部情緒仍然過熱,存在繼續降溫的需要。因此如果創業板情緒能夠繼續降溫,將完成整體市場的最后調整,重新獲得擴張空間。
華融證券:周一兩市共成交3966億元,量能持續低迷。美股大跌A股躺槍,次新或成避險灣港。君子不利于危墻之下,隨著兩會維穩行情的結束疊加國際市場利空聯動效應,建議短期內以輕倉觀望為主,待行情企穩后可逢低吸納預期估值較低、累計跌幅較大的成長板塊個股。
華泰證券:短期來看:市場普遍觀點較為謹慎,主要原因有三點:1)流動性上:美國加息預期與資管新規亟待落地;2)政策環境上:三月維穩環境即將結束;3)倉位變動上:有機構認為風格切換正在進行時,三月末調倉將放大市場波動率。操作上多看少動,向防御類板塊傾斜,找尋估值已經修復到位的消費藍籌+大金融。中長期來看,今年主要布局兩條主線:有業績支撐的漂亮50以及政策引導的新產業50,后者方向集中在5G、新能車、芯片、生物科技、工業互聯網等,關注海外TMT走勢及估值方法。
方正證券:近期,市場談論最多的還是“獨角獸”概念與中概股回歸。有人對它給予厚望,認為它是新經濟的代表,將推動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為市場注入了新活力,對A股是利好。但也有人卻非常看空,無論是高估值的高企,還是BATJ的回歸,又是新的“韭菜”收割機,罵之為“毒角獸”,并非是利好。對“獨角獸”認知角度不同,是造成分歧加大的根源所在。我們認為,“獨角獸”概念的橫空出世,中概股的回歸,對A股是重大利好,是開啟真正慢牛的契機。包容性為市場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獨角獸”為A股注入源頭活水,A股中長期不悲觀。短期因內外因素不確定性仍在,年線對大盤壓力較為明顯。操作上,控倉位,耐心等,輕倉者多看少動,重倉者逢高減持股價漲幅過高股。
滬指震蕩下探跌0.63% 創業板尾盤下挫終結周線四連漲 2018-03-16 | |
8日A股重拾升勢 2018-03-08 | |
三大指數均下挫 滬指跌0.55% 2018-03-07 | |
滬指午后走強 權重或周期板塊反彈 2018-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