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漲逾1%沖擊1800點 泛科技股引領市場新風向

新經濟獨角獸、工業互聯網泛科技等引領了市場新風向。今日早間,在周末獨角獸回歸A股相關消息的帶動下,滬深兩市股指紛紛高開,隨后銀行等權重股走弱,滬指震蕩下跌,午后維持窄幅震蕩,創業板指表現相對較突出,午后一度大漲逾1%,逼近1800點。個股層面,漲跌互現,安彩高科、用友網絡和普路通等近50股漲停,顧地科技和魯西化工2股跌停,方大炭素盤中放量下跌,一度逼近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漲0.07%,報3256.93點;深證成指漲0.18%,報10875.68點;創業板指漲1.34%,報1795.69點。
盤面上,新經濟獨角獸和工業互聯網等泛科技股表現突出。行業板塊方面,航天軍工板塊內個股全線飄紅,軟件服務、電子信息和電子元件等科技題材漲逾1%,煤炭和鋼鐵兩大周期性較強的資源板塊領跌,鋼鐵板塊盤中跌逾2%,銀行板塊跌幅其次,釀酒和家電等消費白馬表現弱勢。
概念股方面,小米和富士康等新經濟獨角獸概念股全天維持強勢,次新股午后持續活躍,國產芯片、工業互聯、智能穿戴和人工智能等科技題材表現突出。ST概念股在經過前期的連續上漲后,今日走勢有所分化,下跌個股數較多。鄉村振興、超級品牌和石墨烯等概念小幅下跌。
機構觀點
西南證券:隨著證監會兩大措施的出臺,A股的供給側改革拉開大幕。其一是對A股過剩產能、僵尸企業的化解。退市新規征求意見稿將退市處置權下放交易所,并刪除退市例外條款、不再允許退市企業重新上市,還將進一步加強對于僵尸企業的退市力度。其二是新產能創造。管理層通過上市制度的調整,將為A股帶來更多的“獨角獸”企業,從而讓中國投資者享受到本土優質企業成長的紅利。值得指出的是,不論是退市制度的修改還是獨角獸企業的引入,都只是A股供給側改革的序幕。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退市補償制度與上市制度。但改革的方向是十分確定的。
中原證券:雖然從指數歷史估值分位來看,近兩年的調整使得小盤股的PE處于相對更低的歷史分位。但風格是否切換尚待時間觀察,近期小票的崛起可能更多是超跌反彈:1)行業周漲跌幅和估值分位的高低并無明顯負相關性。2)目前中小創已全部公布的年報業績情況,盈利同比增速相比業績預告和三季報多數下滑。3)中小創目前30倍以上的估值相比年報業績增速整體匹配度較差。4)邊際增量資金主要來自外資和養老金入市,其對估值合理業績增長穩健的白馬股具有天生的偏好。5)國內金融去杠桿疊加歐美利率中樞抬升趨勢,資金面較緊張的態勢不利于小盤估值的持續反彈。近期獨角獸企業IPO有望加速等相關政策為此輪創業板的上漲提供催化劑。
長城證券:高分紅標的一直以來被視為純粹帶有防御性質的標的,而隨著市場風格的變化,逐漸增加了進攻屬性。現金分紅能力強的公司大概率持續受到市場熱捧。建議關注銀行、家電、汽車、公共事業等股息率高的行業。
創業板周漲6.18% 創21個月最大周漲幅 2018-03-02 | |
創業板漲逾2%四連陽 科技成長股掀漲停潮 2018-03-01 | |
滬指創兩年來最大月度跌幅 創業板漲0.58%現三連陽 2018-02-28 | |
滬指跌逾1%創指放量大漲 傳媒股午后爆發 2018-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