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股入圍MSCI看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底氣
繼滬港通、深港通相繼落地后,股票指數研究和分析公司——摩根士丹利于日前宣布,從2018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據MSCI預測,初期將帶來170-180億美元資金流入。
多位財經界人士表示,近年來證監(jiān)會在完善外資機構投資A股制度、加強上市公司監(jiān)管等方面作出巨大努力,此次納入MSCI對于A股國際化、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四度闖關背后的努力
A股闖關MSCI可謂“一波四折”,在這過程中不難看出監(jiān)管層的努力。2013年6月,MSCI啟動了首次對于將A股市場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審議。盡管全球投資者均期待作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的A股能納入MSCI指數,但由于QFII/RQFII額度分配限制等原因,2014年A股首次闖關MSCI未能如愿。
隨后兩年,A股均爭取納入MSCI,但除了QFII/RQFII額度分配問題未能完全解決外,MSCI對于資本流動限制、自愿停牌制度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A股前三次沖擊MSCI均以失敗告終。
“A股第四次闖關MSCI最終成功,與證監(jiān)會等監(jiān)管部門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一方面證監(jiān)會將深滬港通納入外資機構投資A股的通道,解決了QFII/RQFII額度分配限制問題,另一方面證監(jiān)會和有關部門包括外管局等努力推動資本管制放松,并出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guī)定》,為A股納入MSCI掃除主要障礙。
中國證監(jiān)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做客央視《財經評論》透露,他指揮交易所在前線與MSCI談判,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在后方親自指導,不能立刻處理的問題匯報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及銀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也起了很好的作用。由此可見,監(jiān)管層從上至下全力推動,無疑是A股成功闖關MSCI的關鍵。
國際化推動資本市場改革
在多位投行人士看來,目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重要性不斷提升,中國GDP約占全球市場的15%,滬深兩市市值也占全球市值15%,全球投資者不可能放棄如此重要的市場,A股的國際化進程勢不可擋,這也代表了國內資本市場監(jiān)管獲得國際投資者的認可。
“自2002年正式實施QFII政策,到隨后的滬港通、深港通到MSCI,以及研究中的滬倫通,監(jiān)管部門始終推動A股朝著市場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前進,吸引境外投資者源源不斷進入,這也是A股能快速發(fā)展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的重要原因”,上述分析師認為,未來A股在國際上的地位還將不斷提高,并有望成為與美股并列的全球最大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A股監(jiān)管水平也在與國際成熟資本市場接軌。一位投行人士認為,證監(jiān)會近年來通過打擊炒殼及操縱市場、規(guī)范大股東減持、強化稽查執(zhí)法力度、鼓勵分紅等措施,讓國內上市公司管治更規(guī)范,質量不斷提升,給予投資者良好回報。
“正如劉士余的‘珍珠論’,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珍珠”,在他看來,近年來越來越多像格力電器(000651.SZ)、中國神華(601088.SH)這樣的優(yōu)質藍籌,響應證監(jiān)會號召高比例分紅,讓投資者獲得良好的現(xiàn)金回報。高品質的“珍珠”越來越多,才能吸引更多外資機構持續(xù)進入,從而進一步推動國內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為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增添更多動力。
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 資本市場開放又邁一大步 2017-06-22 | |
A股分紅季:“搶紅包”收益滿滿 2017-06-22 | |
A股尾盤跳水滬指跌0.28% 創(chuàng)業(yè)板跌逾1% 2017-06-22 | |
減持新規(guī)效果圖:7日凈增持超15億 A股“高考”超常發(fā)揮 2017-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