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市場“削峰填谷” 央行連續四日凈投放3400億元
雖然央行未公布續作臨時流動性便利(TLF)的消息,但卻連續4個交易日悄然在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來減緩TLF到期對資金面產生的沖擊。過去4天,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資金量已達3400億元。但這仍難改昨日資金面繼續趨緊態勢,各期限資金價格繼續全線飄紅。
凈投放難改資金面趨緊
昨日,央行再度開展大額逆回購操作,7天、14天、28天逆回購量分別為400億元、300億元和3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35%、2.50%和2.65%,繼續與上期持平。
鑒于公開市場昨日到期資金量為400億元,故當天實現資金凈投放600億元。這是央行連續第4日凈投放資金。若不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資金量,從上周四開始,公開市場從單日資金凈回籠轉向凈投放,連續4日累計凈投放資金量達3400億元。
即便如此,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并未下跌,而是繼續全線上漲,短期Shibor利率漲幅繼續擴大。昨日,隔夜Shibor利率跳漲了7.44個基點至2.4830%,連續第5日上揚。
可見,連續凈投放資金,并未大幅緩解近期資金面的緊平衡態勢。據交易員透露,昨日早盤資金面趨緊,短期資金需求較大,一些機構在高價融入短期資金。
央行連續凈投放資金目的何在?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之前央行TLF的規模較大,由于央行未到期完全續作,故在公開市場連續凈投放資金,來減緩TLF到期的沖擊,以彌補資金缺口。
民生證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組負責人李奇霖稱,雖然央行已連續多日進行資金凈投放,市場情緒也得到釋放,但考慮逐漸到期并未續作的TLF規模、外匯占款流出等因素,流動性可能還處于“收水”的狀態。
2017年1月20日,央行宣布,為保障春節前由現金投放形成的集中性需求,促進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央行通過期限為28天的TLF操作為現金投放量較大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臨時流動性支持,通過市場化機制更有效滿足了臨時性的流動性需求。
央行平抑金融市場波動
央行在近日發布的2016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稱,央行進一步完善了公開市場操作機制,豐富了逆回購期限品種,“削峰填谷”熨平內外多種因素對流動性的擾動。
從本周流動性的擾動因素來看,與上周超1.6萬億元的到期量相比,本周資金到期壓力明顯小于上周。數據顯示,本周到期資金總量為3685億元,包括3150億元逆回購和順延至本周一到期535億元MLF。
雖然本周到期壓力較上周減輕,但仍難改市場對中長期資金面的緊平衡預期。昨日銀行間存款類機構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多數飄紅。隔夜期限利率上漲了8.72個基點,而7天利率上行了7.89個基點。
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2.4%。中金固定收益團隊指出,進入1月份以來,由于央行在春節前仍投放了大量的MLF和TLF,超儲率仍維持在2%以上水平。雖然1天和7天期回購利率基本保持穩定,但由于市場對流動性不穩定的預期,1個月期限以上的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上升。
“從貨幣市場利率來看,春節后資金面整體是在緩慢收緊的。”李奇霖說,從春節后至今,7天回購利率已上漲了61個基點,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資金凈投放,目的在于維持流動性穩定,平抑金融市場波動。
(記者 王媛)
央行貨幣政策迎拐點:只字未提加息 首提穩健中性 2017-02-20 | |
央行政策偏緊支撐人民幣穩定 分析稱貶值速度將放緩 2017-02-17 | |
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不認同人民幣會經歷巨大調整 2017-02-16 | |
1月新增信貸突破2萬億:非標升 債券降 2017-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