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A股十大虧損王 產業興衰史股民辛酸淚
新興產業不斷被“透支”
在2006年至2015年,位居虧損前列的上市公司幾乎都是傳統行業。但是,2013年兩家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光伏公司則“后來居上”——天威保變和*ST超日。在這一年里,隨著光伏產業步入嚴冬,很多公司也陷入虧損泥潭。天威保變于該年10月公布了與大股東的資產置換方案,將虧損的新能源資產進行了剝離,后更名為“保變電氣”;*ST超日也在該年巨虧后走入破產重整程序,后被江蘇協鑫牽頭重組,遂得以恢復上市,并更名為“協鑫集成”。
2010年,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并成為國內很多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縮影。2007年之后,全球光伏市場釋放的巨大需求直接刺激了國內投資光伏產業的熱情。2007年至2010年期間,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連續4年增長達100%,位居全球首位。但是,由于處于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尷尬境地,國內的光伏產業十分脆弱。2011年,隨著歐債危機的蔓延,德意等國開始下調補貼額度,造成需求驟降、價格暴跌,美國商務部又于當年對中國生產的光伏產品展開了“雙反”調查,國內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危機徹底爆發。
2007年虧損5.94億元的波導股份同樣引起了市場關注。1999年在手機行業白手起家的波導手機,到了2003年便一舉打敗了當時世界手機業三強的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愛立信,坐上國內手機市場的銷售寶座。不過,以低價低端、三四線市場為開拓重點的波導股份,在2004年國內手機市場的轉型中迅速暴露出技術不足的破綻,以及由于之前過于樂觀而背上產能過剩的包袱。2005年,波導股份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虧損。此后,在2007和2008年分別虧損5.94億元和1.67億元后,波導股份在2009年戴上了ST的帽子。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中,華為、OPPO和vivo三家國內智能手機廠商排名三至五位,且不斷蠶食三星和蘋果兩大巨頭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市場,華為、OPPO和vivo的出貨量更是占據半壁江山。在一片樂觀的同時,波導股份的前車之轍依然值得反思。
“保殼”道路各顯神通
2010年,華菱鋼鐵虧損26.44億元,京東方A虧損20.04億元。在A股市場中,京東方A號稱“不死鳥”。實際上,像京東方A一樣的“不死鳥”不少,雖然長期虧損,但依靠各種手段能夠練就“不死之身”。
2008年至2012年,從扣非后凈利潤來看,京東方A連續5年巨虧。但是,從凈利潤來看,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京東方A卻實現了盈利,從而也避免了被ST乃至退市的命運。拯救京東方A的是以政府補貼為代表的非經常性損益,在這5年間,京東方A的非經常性損益高達67.55億元。
連年虧損的中國遠洋同樣依靠政府補貼和變賣資產成為A股的“不死鳥”。2013年至2015年,中國遠洋實現凈利潤2.35億元、3.63億元和2.83億元,但扭虧的關鍵源于政府補貼和變買資產。2007年至2011年,中國遠洋領取的政府補貼只有11.53億元,但2014年和2015年兩年卻分別領取了17.43億元和42.57億元。扣非后,中國遠洋已經連續5年虧損,2016年又預虧約99億元。
不過,也有上市公司選擇另一種“保殼”道路。2011年,長航鳳凰虧損8.83億元,與很多上市公司動輒幾十億的虧損相比并不算高,但是,這卻開啟了長航鳳凰的漫漫鳳凰涅槃路。此后的2012年和2013年,長航鳳凰再次連續虧損,連續三年虧損,且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凈資產為負,2014年5月16日起,長航鳳凰暫停上市。此后,長航鳳凰進行了破產重整,并于2015年年7月收到深交所同意恢復上市批準。同年7月23日,長航集團向順航海運轉讓了公司17.89%股權,自此易主。2016年,長航鳳凰啟動將港海建設的資產注入,但由于港海建設資質瑕疵導致重組無法推進。今年2月7日,順航海運所持長航鳳凰股權被輪候凍結。
雖然鳳凰涅槃路漫漫,但與陷入持續虧損通過變賣資產和政府補貼保殼的A股“不死鳥”相比,長航鳳凰無疑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同樣值得借鑒的還有2015年A股“主動退市第一股”*ST二重。2014年再次巨虧78.98億元后,*ST二重選擇通過主動退市,以從根本上解決公司的虧損問題,目前公司已經實現扭虧為盈。
資金供需愁云籠罩A股 2017-02-08 | |
A股雞年“開門綠” 滬指跌0.6%終止“五連陽” 2017-02-03 | |
A股春節前后大概率上漲 市場或迎來企穩時間窗口 2017-01-23 | |
社保基金時隔17個月再開A股賬戶 2017-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