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新股申購頻現“馬大哈” 包銷券商笑納11億“紅包”

截至昨日,今年以來已完成發行及上市的211只新股平均網上申購中簽率不足萬分之五。不過,就在這鳳毛麟角的幸運兒中,卻出現了一批放棄認購的“馬大哈”,將認購新股后的穩定收益拱手讓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主承銷券商通過包銷投資者棄購新股的方式,獲得包銷凈收入累計超過11億元。
“馬大哈”頻頻出現
今年1月初,新股發行新規正式實施。由于新規取消了此前實施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將申購時預先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這也意味著,投資者無需提前籌集資金打新,僅憑所持一定數量的股票市值即可參與新股申購。在近乎“零成本”的打新模式下,投資者申購新股熱情大增。
急劇增加的新股申購需求直接導致網上申購中簽率直線下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5年首發上市新股的平均網上中簽率為0.4935%。新規實施以來,截至12月22日,今年已完成首發并上市新股的平均網上中簽率驟降至0.0464%,不足去年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其中,中簽率最高的江蘇銀行勉強達到去年平均值,為0.4673%;接近80只新股的網上中簽率不足0.03%,多只創業板上市新股中簽率更是不足0.015%。
不過,盡管中簽如此不易,卻有不少投資者在認購環節因各種原因放棄認購,將新股紅利拱手讓人。其中,大多數棄購行為發生在網上投資者身上。
標簽:新股申購|報銷時
責任編輯:陳子漢
分享到:
相關新聞
新股申購將至 期指進退兩難 2014-07-22 |
我來說兩句
特別說明: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