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數小額貸款者在農村創業
房租人工等成本比城市低,新農村建設帶來更多機遇二次創業,目光瞄向農村農村創業成本低、機遇多
辭去城里穩定工作,到農村去創業
又到草莓上市的季節。在浦口區盤城街道落橋社區的一處草莓大棚里,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吳慶秀。46歲的吳慶秀,原本在南京城有一份穩定輕松的工作——學校圖書管理員。幾年前她辭職來到浦口區創業。
和吳慶秀一樣,這幾年到農村創業的人越來越多。記者從市總工會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獲悉,去年該中心共放貸4517萬元,為543人提供擔保貸款,其中有280人是在農村創業,超過貸款人數的一半。
吳慶秀說,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干出一番事業。再加上自己也來自農村,所以決定回農村創業。于是,她辭職來到浦口開了一家飯店。過了兩年,吳慶秀又到附近的盤城街道租了160畝地,開始種植瓜果蔬菜。
2014年春天,吳慶秀開始種植梨、葡萄、桃子、蔬菜等果蔬,一開始因為不懂種植技術,走了很多彎路。“第一年,葡萄的收成非常不好,幾乎沒什么收入。”吳慶秀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她操碎了心,頭發白了很多。
后來,她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又來到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貸了一筆款。只要一有空,她就向有經驗的種植戶學習,在專家的指導下,她把種植果蔬的面積進行了重新布局。葡萄的種植面積降到了20畝,梨子增加到60畝,同時又種植了6畝多的草莓。去年一年下來,收成比第一年好很多。
“到農村來創業,不僅需要勇氣和熱情,還需要創業的技能。”吳慶秀說。
二次創業,目光瞄向農村
在市總工會貸款的農村創業者,從事的項目很多,有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銷售,還有農業觀光旅游、農家餐飲等。
近年來,不少城里人愛上鄉村游,這給很多人帶來了創業機會。六合人周玉琴也是一名小額貸款戶,她原本在六合從事電腦培訓,收益比較穩定。 2012年,她想進行二次創業,把目光瞄向了農村。她在老家后面,承包了一片1000多畝的荒山,建起了“壩上草原”。“原來這里很荒蕪,這幾年,先后投入了40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周玉琴告訴記者,現在來玩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周玉琴這樣二次創業,轉到農村發展的人還不少。比如,有的貸款戶一開始從事十字繡材料的銷售,市場萎縮后,開始轉到農村養龍蝦;有的人開服裝廠,覺得前景不好,跑到農村去代農民網上銷售農副產品。
農村創業成本低、機遇多
“在農村創業的貸款者,既有來自農村的農民,也有從城里去農村創業的城里人。”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心創辦已有14年,最初幾年,大家基本都在城市創業,大多從事傳統行業。從七八年前開始,有少數人開始把目光投向農村。如今,越來越多的貸款者開始在農村創業。
這名負責人分析后認為,這和近幾年的經濟形勢有關系,城市創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房租、人工等創業成本都高于農村。農村的勞動力相對充足,自然資源更豐富,相比之下,農村創業成本低不少。另外,這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生機和活力也在進一步凸顯,創業的機遇多,條件也在變好。所以,在農村創業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
“盡管在農村有很多優勢,但創業是復雜的,現實是殘酷的。”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的創業指導專家說,在創業之前要理性分析利弊,選擇一個好的創業項目,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
(記者 許琴 通訊員 陳偉)
京東小額貸款和保理業務等3年累計服務近3萬戶商家 2016-03-09 | |
收評:滬指漲0.14%收復2900點 創業板指V形反轉漲2.5% 2016-03-08 | |
盤點最成功的創業搭檔 蓋茨艾倫居首 2016-03-08 | |
收評:滬指縮量漲0.81%收五連陽 創業板指漲2.43% 2016-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