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重拳規范票據業務 多家銀行拒與中介合作
“票據業務現在做起來很吃力。今天一筆票據轉貼現業務用了四家銀行。過橋銀行沒有了,消規模也沒有了,只剩下買入返售了。”北京某中介機構轉貼業務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談到近期開展票據交易的體會。
此前,票據市場幾乎60%轉貼現是通過“買入返售+消規模+搭橋”來實現的。而現在,撮合票據交易的流程變為:在市場上找一個規模有余的銀行A代替“消規模”與買入返售方B交易,規模緊缺的銀行C再輾轉,把持有的票據賣給規模有余的銀行A.
“監管部門此前也多次發文規范票據業務,這次是動真格了。”上述負責人稱。
“203號文”在實際業務中被嚴格執行。春節過后,工行、農行等多家銀行去各地分支行以及票據營業部進行違規風險現場檢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春節后,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買入)總行連發兩份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票據業務交易對手風險管理。要求相關部門對票據系統中的配套功能進行相應調整設置,在票據系統中合理占用授信額度并對交易對手實施交易限額管控。
多位票據業內人士表示,民生銀行曾是票據市場最大的做市商之一,在票據市場上十分活躍。西南地區很多票據交易背書里都能找到民生銀行重慶分行的影子;民生南京、武漢、北京、濟南等地票據業務量也比較大。
在票據交易過程中,由于可以和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買入)、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買入)、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買入)等進行授信交換,同時又可對農信社、村鎮銀行授信,民生銀行起到連接出資金的大行和收資金的小行之間的橋梁作用。
“但現在橋梁作用沒了,民生銀行的票據交易量減少很多。”上述中介負責人感慨。不過,票據市場的需求仍需要渠道釋放。以前民生一家銀行可以搞定的事情,現在可能要找兩到三家銀行。
這間接導致了紙票的貼現利率上升,日間波動幅度加大。一個最明顯的表現是紙票利率現在高于電票利率15個bp,之前長達6年的時間是電票高于紙票15個bp.
民生銀行規范票據業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以前民生銀行各級分行可以參與的票據業務部分職能權限近期亦被收歸總行。
民生銀行人士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銀監會下發通知后,我們也下發了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票據業務交易對手風險管理”。
民生銀行總行要求,票據轉貼現業務授信占用規則,從以前“占用票據中間背書人轉貼現授信額度”,調整為“全額占用票據承兌行或交易對手授信額度”。
同時,加強交易對手準入及交易限額管理。另外,根據總行風險管理部制定的交易對手名單和票據交易限額進行票據交易系統改造。票據交易限額由票據交易系統實時控制,買入時額度即時占用。在系統未開發完成前,由總行票據部人工臺帳控制。
上述文件顯示,“在票據系統功能完成上述更新配置前,相關部門需每月初向總行風險管理部報送上月末票據轉貼現授信額度占用情況和交易對手限額占用情況。”
另外,民生總行還要求相關部門結合交易對手的綜合實力和票據業務開展中的潛在風險,對交易對手實施負面清單制管理,向各經營機構發布并持續更新票據業務交易對手負面清單,同時報備總行風險管理部和金融同業部,確保交易對手風險管控到位。
民生總行要求,一、二級分行不得開展票據轉貼現業務。一級分行不得轉授權二級分行(含)以下經營機構開展票據轉貼現業務,已取得轉貼現授權的二級分行不得再行續作業務。
多家銀行表示不再與中介合作
民生銀行還強調,各經營機構禁止與“同業戶”辦理票據業務。各經營機構必須將資金劃入票據轉出行在人行開立的一般存款賬戶,不得劃入票據轉出行在他行開立的帳戶,防止隨意開戶和資金體外循環。
《21世紀經濟報道》于今年2月22日以《“買入返售+消規模+搭橋”詳解票據市場三大利益鏈條》為題,對“同業戶”等進行了報道。
“同業戶最大問題是,交易可以繞開人行的大額支付系統,資金流向無從監控”。一位票據中介人士表示。
此外,民生銀行還要求對新增業務和存量業務進行分類管理。在確保可控前提下,實行存量業務安全平穩過渡,存量業務可將后續業務由跨區域同業交易對手續做至票面到期。
文件顯示,民生正在擬定轉貼現業務審批實施細則,并將盡快實施轉貼現業務集中審批管理制度。各經營機構新增轉貼現業務待近期集中審批管理制度出臺后執行。
民生總行還強調,嚴禁與中介合作。一位票據中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段時間,不僅是民生銀行,多家銀行表示不再與中介合作,有一些貿易公司背書的票不收。
“以前銀行認,現在銀行不認。聯系業務時候,一看票據中介,銀行就不溝通了。”上述人士稱。這使得高度依附于商業銀行的票據中介業務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
票據業務風險事件春節前爆發前,銀監會下發“203號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2015年上半年票據業務現場檢查后作出風險提示。通知強調,各金融機構不得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已辦理承兌、貼現的各種憑證原件要注明銀行信息等,防止虛假交易及發票重復使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就“203號文”提出的上述違規問題,春節過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已赴各地分支行及票據營業部進行違規風險現場檢查。
又是一年開工季 民生銀行“薪”升級 2016-03-03 | |
白菜價內資銀行H股獲增持:中信與民生銀行最具顏值 2016-03-01 | |
國務院清理規范192項行政審批事項 7項涉及證監會 2016-02-29 | |
年薪百萬房產中介:去年幾乎沒有完整休息過一天 2016-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