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窮人愈窮富人愈富?63年前的一部老電影給出了答案
我們理財女青年如何保持文藝范兒?如何在出門時能夠有內涵、有見地、有驚喜?看電影吧!
上一期的[看電影學理財]文末,讓同學們猜猜本期改編自馬克吐溫的同名小說的電影是哪一部,聰明的同學們都猜出來了,就是今天推薦的《百萬英鎊》。
名詞解釋: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來自圣經《新約·馬太福音》:“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經濟學上,馬太效應常被用來解釋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兩極分化現象。但從投資學看,“馬太效應”反映了資本的復利效應和規模效應,即財富資源會自動向資本更多、投資能力更強的企業和個人傾斜。
劇情梗概
影片講的是兩兄弟,英國人,都是富翁,無聊中決定用一張面值百萬英鎊的現鈔打賭,看這張鈔票究竟會給人帶來無盡財富還是只是一張一文不值的小紙片。恰巧剛到英國、窮困潦倒的美國人亨利·亞當斯進入了富豪兄弟的視野,他們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
沒想到這段時間內,人們竟拼命拉攏討好這位突然暴富的罕見富翁,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亨利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一個月后,亨利不但沒有餓死或被捕,反而通過成功的資本運作,賺了20萬英鎊,成為真正的富翁,還抱得美人歸。電影以略帶夸張和諷刺的手法,揭露了20世紀初彌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拜金主義思潮。
老班點評
影片根據馬克·吐溫同名小說改編。有人說,該作品本意在鞭撻拜金主義,無意中也揭示了企業經營和投資理財的經典法則:馬太效應。但老班認為,其實還不僅于此。
我們常說的富二代還有“寒門再難出貴子”,體現的都是馬太效應。那我們天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就沒活路了么?當然不是。從正面積極的角度來理解,馬太效應告訴我們應加強對自己的投資,包括外表、修養、學識、財富等等多個方面。
老班之前一直強調,理財要趁早,因為啥呢?復利效應。如果你不明白什么叫復利效應,滾雪球你總明白吧。別人的雪球都跟西瓜那么大了,你才從櫻桃那么大開始滾,咋追啊?雖然不是不能,但費點勁兒。所以理財投資這事兒,越早開始往后面越輕松。
同樣道理,用在增長學識,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上面也適用。你綜合實力越強,就越有機會進到好的公司,周圍的同事水平也更高,于是你自己也就進一步得到提升。反之,就會越來越差。所以同學們吶,理財投資知識趕緊學起來吧,等你的雪球越滾越大,你將體會到無窮的樂趣和好處。
厭倦工作想“裸辭”如何理財度過收入空白期 2016-02-04 | |
而立之年未成家 單身男青年該如何理財 2016-02-05 | |
10個理財小技巧 錯過是你的損失 2016-02-14 | |
10年辛苦攢80萬 如何理財使資產再增值 2016-02-14 | |
春節回家 你該提醒老人這些理財的坑 2016-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