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增速回升逼近12%目標值 貨幣政策或加力定向調控
央行14日公布了上半年貨幣金融數據,數據向好趨勢明顯。其中,廣義貨幣M2增速回升,接近全年12%的目標;6月新增信貸則高達12791億元,創下6年來同期最高值。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指出,M2增速回升與央行連續降準、降息有較大關系。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和預調微調,為經濟平穩增長與結構調整提供充足和適度的流動性。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伴隨信貸、社會融資及M2增速穩中回升,全面降準、降息的空間將收窄,下一步定向再貸款、定向降準、PSL等定向調整工具會更加頻繁地被使用,SLO、SLF、MLF等新型工具繼續靈活使用。
M2回升受益于降準、降息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8%,接近全年12%的目標。M2增速從4月份的歷史低點(10.1%)逐月回升,5、6月份分別回升0.7和1.0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
盛松成指出,這和央行連續降準、降息有較大關系。降準提高了貨幣乘數,增強了貨幣派生能力,貨幣供給相應增加。今年2-6月,M2貨幣乘數連續4個月上升,由2月的4.21上升到6月的4.62,上升了0.41。
同時,降準也增加了銀行體系資金供給,銀行放貸意愿上升,超額儲備率下降。超額儲備率由4月的3.27%下降到6月的2.51%,下降了0.76個百分點。
降息則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刺激了貸款需求。今年以來,央行3次降息引導市場利率逐漸下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貸款需求上升。
盛松成指出,這幾次降息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明顯成效。在幾次降息的作用下,新發貸款利率呈持續下降趨勢。截至2015年6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97%,比上年末下降64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下降101個基點。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指出,6月末M2同比增速提高,主要是受前期準備金率下調、當月貸款增加較多、財政存款增加不多以及外匯占款可能繼續轉好等因素的共同影響。M1總體依然持續偏低,除企業經營活力不強的因素外,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對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的持續分流是重要原因。
新增貸款創6年同期新高
值得指出的是,6月份的人民幣信貸數據創下近年同期新高。據上證報記者統計,6月新增近1.28萬億元信貸,僅低于2009年同期,是6年以來同期最高值。
盛松成表示,今年4-6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分別新增7079億元、9008億元和12791億元,貸款投放呈現逐月增加。
連平指出,事實上由于當月對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減少,當月對實體經濟的新增信貸高達1.33萬億元。
在連平看來,信貸大幅增加一是因為銀行在半年末時點明顯加大了信貸投放力度,當月票據融資大幅增加了3100多億;二是在近期一系列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允許對在建平臺項目進行后續融資等因素的帶動下,企業信貸需求有所回升。
伴隨貸款快速增長的同時,信貸結構也繼續改善。盛松成介紹,信貸結構主要表現為“四個較快增長”和“一個回落”,分別為中部、西部地區貸款較快增長;企業中長期貸款較快增長;小微企業貸款較快增長;房地產貸款快速增長;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回落。
定向調控工具將被頻繁使用
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盛松成指出,下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和預調微調。
日前召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也指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連平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總體寬松,定向調整力度有望加大。考慮到當前貸款基準利率歷史最低、名義貸款利率下行、未來PPI降幅有望收窄以及美聯儲可能加息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短期內再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在總體流動性充裕、外匯占款運行轉好的情況下,準備金率下調幅度也將明顯小于上半年。下一步定向再貸款、定向降準、PSL等定向調整工具會更加頻繁地被使用,SLO、SLF、MLF等新型工具繼續靈活使用。
“央行還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管理短期的流動性,并將使用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對中小城商行定向降準和抵押再貸款等工具來進行調節。”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也認為。
央行: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008億元 M2增10.8% 2015-06-11 | |
機構預測5月CPI增1.4%左右 貨幣政策6月或再放松 2015-06-05 | |
貨幣政策兩難:寬松推升資產泡沫 融資成本未降 2014-12-10 | |
期指連續發力 做多更需耐心 2014-07-30 | |
大盤筑底跡象明顯 期指有望迎上漲行情 2014-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