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問題頻發 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將出臺
春節前后,P2P平臺違約事件頻發,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的出臺也為時不遠了。
3月1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指出,互聯網金融監管文件正在起草討論之中,不久就會與大家見面。
針對P2P網貸,周小川還特別指出,P2P網貸存在跑路、違約的問題,以及一些做法不太符合規定,同時,由于沒有正式申請和取得叫銀行或者叫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執照,所以P2P網貸還是屬于民間金融。
銀客網方面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解決的價值已經獲得國家認可。通過近幾年P2P網貸市場的野蠻生長,以及央行、銀監會、地方金融工作部門對行業的不斷調研,2015年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或指導意見出臺的可能性非常大,市場很快將結束監管缺失的局面。
文件正在起草討論中
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牽頭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隨時可頒布的消息不時傳出。
“去年金融界在準備一個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新的政策,這個政策主要體現為支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按照現在監管的框架給予適度的監管。但是這個文件目前還正在起草討論之中,應該不久就會與大家見面。在這個過程中,也和業界做了很多輪的征求意見。”周小川指出。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指出,央行對于互聯網金融方面基本的態度,就是鼓勵創新發展、分類適度監管,因為互聯網金融中包含不同的業態,它的監管規則,所包含的法律關系、風險的性質是不太一樣的,所以不同業態的監管規則和監管的強度是有差別的。央行正在牽頭制定關于互聯網金融、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意見,目前正在履行相關的審批程序,希望能夠早一點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還特別強調,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和P2P網貸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因為互聯網金融中很大的一個重頭是互聯網支付服務。另外,還有一個內容是眾籌,此外還有互聯網銷售其他金融產品,包括保險產品等。
對此,潘功勝也指出,P2P網絡借貸是互聯網金融的業態之一,互聯網金融業態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眾籌、融資以及銀行、保險、證券、資產公司等借助網絡平臺銷售的產品。
P2P網貸問題比較多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2月爆發問題的平臺有58家,3月問題平臺的爆發數量和發生率雖然下降了,但老平臺開始集中爆發問題,如上線4年多的老平臺盛融在線陷入了提現危機,在線待還款金額超過9.2億元。“P2P網貸出問題比較多,大家也都知道,跑路的問題、違約的問題以及有一些做法不太符合規定。”周小川指出,“在目前來講,由于它沒有正式申請和取得叫銀行或者叫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執照,因此不算做銀行或信用社,從這個角度來說,范疇上來講它還是屬于民間金融。”
P2P研究咨詢機構棕櫚樹CEO洪自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P2P網貸行業確實問題很多,第一大問題是,很多平臺標的是虛假的,這是行業面臨的最大頑疾;第二個問題是,資產質量的問題,P2P網貸本質上屬于民間借貸,民間借貸的資產質量普遍不高,所以要依靠高利率來覆蓋高風險,這個模式實際上也是可行的,主要的問題是現在正好是經濟下行、金融風險暴露頻發的時期,民間借貸事實上是金融市場的一個補充,民間金融與官方金融市場的房地產、資源行業、過剩產業高度相關。洪自華還表示,一些P2P網貸平臺通過虛假標的方式承接房地產行業、資源行業以及過剩產業的資產,再加上一些P2P平臺缺乏民間金融的經驗,很容易使其淪為銀行壞賬甚至民間金融的接盤者,這是理性的行業從業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目前,平臺應該以穩健經營為第一要務,依靠自身在風控和業務模式上的獨特優勢,在金融市場中獲得結構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