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面簽將迎松綁 理財產品網上銷售進新時代
近日,央行下發《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此舉或將推動監管部門解除理財產品銷售的首次面簽限制,征求意見稿一旦落地,將為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迎來一個新時代。
隨著金融互聯網的發展,銀行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不斷涌現。不過,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必須“面簽”的規定始終未放松,使得很多創新零售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近日,央行下發了《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銀行遠程開立賬戶提出框架性意見。此舉意味著,除柜臺方式外,銀行賬戶開立有望取得第二種“線上方式”,普通市民的金融業務可真正實現在家辦理。
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開卡、辦卡等線下業務必須“面簽”的要求將被放開,遠程開戶的放行意味著面簽將被人臉識別等技術取代,此舉或將推動監管部門解除理財產品銷售的首次面簽限制,征求意見稿一旦落地,銀行理財產品首次面簽的門檻將有望被打破,或將為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迎來一個新時代。
“面簽”受困影響線上業務
對于傳統銀行業來講,其業務布局模式極大地依賴于實體網點數量的增加,網點數量越多,意味著更廣泛的客戶覆蓋面和滲透率。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軟硬件的高速發展,大多數銀行已經具備了將各種線下業務整合到線上經營的能力。不過,業內分析,由于監管層始終堅持“面簽”紅線限制,銀行業的發展就無法擺脫傳統模式下網點所帶來的沉重包袱。
所謂“面簽”的紅線,指的是《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第28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在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在本行網點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告知客戶,由客戶簽名確認后留存。”“我開通了網銀,主要就是想在家理財方便,可是第一次購買理財產品還是必須要到銀行網點去進行風險測評。”市民王先生表示,由于時間等限制,自己往往會忘記評估的事情,導致理財延后。
記者了解到,其實不僅是首次購買理財產品,根據目前的監管政策,持卡者新開賬戶也需“面簽”。盡管一些銀行雖已在網銀上開通了在線申請信用卡的功能,但實際上,要真正申領到一張信用卡,持卡者必須要到銀行網點“現身”。“按照此規定,銀行客戶如果第一次在網上做理財業務,必須在傳統網點進行風險評估。在互聯網模式下,銀行第一拼的是入口和流量,第二拼的是轉化,即流量怎么變現。現在是虛擬銀行在倒逼監管機構出臺法則。”某外資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主要原因也是沒有遵守"面簽"的規定,所以市場上非常期盼"面簽"的落地。”
或將助力理財線上業務
“一旦遠程開戶的政策落地,那么對于銀行突破理財產品銷售地域限制是利好的,包括理財產品銷售在內的眾多線下業務能夠通過線上技術實現遠程辦理。”有分析人士指出。
不過,也有人士表示,面簽的松綁,對于中小銀行來說,更是利好政策。但大銀行對于遠程開戶需求不是那么強烈,因為大銀行的網點布局已經非常密集。“遠程開戶和授權的突破對傳統銀行而言未必是好事,甚至會帶來較大的挑戰。遠程限制突破后,傳統銀行網點優勢就沒有了。面臨最大沖擊的,或將是大銀行。”“原先中小銀行受制于地域的限制無法獲得其他地域的客戶,但遠程開戶一旦破冰,其他地域的客戶就可以通過遠程開戶,將會使地方性小銀行有機會獲得其他地域的客戶資源。”某股份制銀行分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分析認為,遠程簽約進一步放開將是趨勢,銀行面簽將在很大程度上被松綁。而這除了在政策上為互聯網銀行業務落地掃清障礙,更將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傳統銀行的線上業務,尤其是目前多家銀行正在推行的直銷銀行。
雖然這一“征求意見稿”的細則尚未浮出水面,但某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分析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遠程開戶應該是率先放開的領域,但理財和貸款的面簽環節估計短時間內暫無法突破。“銀行需要親見親簽的業務有多個,事實上儲蓄賬戶的遠程開立是比較容易實現的,風險也是稍微好把控的。但理財和貸款則更為復雜,包括風險評估、不同數額和類型業務之間風險差別較大等問題。”該人士分析表示。
(記者 陳思源)
平安人壽:知鳥學習新時代 2014-12-11 | |
30余城公積金政策密集松綁 樓市回暖有望加速 2014-11-07 | |
保險業呼吁進一步松綁險資出海投資 2013-11-18 | |
險資有望再獲松綁 股票持倉上限擬調至30% 2013-10-10 | |
兩大期貨交易所松綁托管銀行限制 2013-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