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終于有人把互聯網理財講明白了!

五問:哪些品種風險較高?保險專家提醒投資者,萬能險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并不同。客戶所得收益是保險公司定期公布的實際結算利率,而且計算收益率還要涉及投保初始費用及提前退保或部分支取費用,實際收益或將遠低于其宣傳。

六問:支付安全風險幾何?如果是在電腦上購買,最大的風險在于盜號木馬盜取支付賬戶,同時也要當心高仿付款頁面的釣魚網站。同時,在商家一端,如果支付接口安全性不足或者用戶數據安全性不足,還可能會造成用戶詳細資料的泄露。
標簽:貨幣基金|收益率|互聯網理財
責任編輯:李志萍
分享到:
相關新聞
新年第一批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繼續“5字頭” 2015-01-04 | |
年末理財有錢也別太任性 股市再瘋不懂別追 2014-12-10 | |
銀行理財遇“政策感冒” 高收益或成未來競爭“殺手锏” 2014-12-08 | |
推銷基金提成僅次于賣保險 銀行理財陷低谷 2014-11-18 | |
互聯網理財平臺風起云涌 盈利模式難解 2014-11-06 |
我來說兩句
特別說明: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即來源未注明“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