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賣汗衫”的公司如何成就一個日本首富?

抓住了中國正在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雖然中國目前是優衣庫最大的海外市場,但優衣庫最初在中國的發展并不順利。優衣庫2002年進入中國時直接被移植過來的“以市場最低價格持續提供高品質的商品”的定位并不奏效,因為那是日本的低價,中國是另外一個概念,所以門店也是持續虧損。
直到2005年底潘寧擔任優衣庫中國總經理,將其定位為一個中產階級品牌,并提出“百搭優衣庫”的營銷概念。當媒體問及中產階級到底涉及年收入多少的人群時,他說道,“不是這種感覺,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模式在發生變化。這個人群有消費的欲望,不僅對于服裝,本質上還對于各種資訊是非常敏感的,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通過他們自己的改變,就能帶動所謂大眾人群的成長。”潘寧曾這樣告訴《好奇心日報》記者。
而中國的中產階級人群也在快速增長,就如同1980-90年代的日本一樣。目前,優衣庫超過一半的海外營收都來自中國市場。
抓住了制造業在東亞的機會
近30年來,全球紡織服裝業的生產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發達國家的紡織和服裝業開始衰落,生產傾向于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特別是東亞。
東亞低廉的勞動力,依然是吸引美國、日本這樣的發達經濟體投資服裝生產的主要原因——1975年,美國的平均工資為3.79美元/每小時,而香港地區為0.75美元/每小時,臺灣為0.29美元/每小時,韓國更低至0.22美元/每小時。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進行彈性生產和發展時尚商品,很快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提供了質量好但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了應對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強加的配額限制,東亞的服裝制造商把生產逐漸轉移到了亞洲其他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印尼、泰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越南。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制造業國家,為世界貢獻了20%左右的制造業產出。
優衣庫的商品中90%為中國生產。以中國為中心,擁有50家合作商,總計60家工廠。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優衣庫也開始將工廠向東南亞轉移。2010年,柳井正決定將孟加拉國等國的工廠數量提高到總數的1/3。
在這30年中,優衣庫經歷過2次經濟危機,經歷過衣服因低價熱銷,但人們買回去之后立即把其商標剪掉”的尷尬,經歷過銷售額和品牌認知度一起下降的2005年的慘敗。而它沒有錯失的那些關鍵的市場機會,以及自身形成所形成的競爭力讓它成為了全球最成功的服裝零售商之一。
2014年,迅銷公司的營收攀升了21%,主要受益于優衣庫在海外市場的快速增長。優衣庫海外市場營收今年增長率高達65%。
柳井正的下一步,也就是他在1990年代就放下的狠話——優衣庫會超過GAP,那么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看來勢必是得拿下了。
萬達預計下月上市 王健林將重返中國首富 2014-11-26 | |
俄首富賣Facebook買阿里巴巴股份 已暴漲500% 2014-11-25 | |
萬達商業地產擬赴港上市 王健林有望重奪首富 2014-09-25 | |
創業板今年漲了700點 “首富”三年財富增8倍 2013-10-10 | |
樂視網老板賈躍亭成創業板首富 財富三年增8.6倍 2013-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