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自述:我是如何在12年里開垮5家公司的
四、第四次開垮公司:“盲”
我第四次創業是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山東青島,做培訓和俱樂部。
—“盲”。我們摸索了很多事情,但一直沒有找到出路??上Я四莾赡臧肭昂蟾业?0多位伙伴,跟我摸索和走彎路,但沒有帶他們走上光明大道。
第4次創業對我之后做微營銷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我當時研究社交網站、社群、品牌、營銷、傳播等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專業與實踐積累。
五、第五次開垮公司:“重”
我第五次創業是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在浙江杭州,做微營銷。
第4次創業嘗試過很多事情,一直到2012年我才找到出路—互聯網營銷。2012年中旬我從傳統營銷轉型到互聯網營銷(當時主要做微博營銷)。因為前面扎實的積累,我剛轉型到微博營銷,就寫了大量專業文章,包括《一張圖搞定微博營銷》、《一張圖搞定品牌營銷》、《營銷與銷售哪個更重要》等,這些文章都得到了大量的權威媒體轉載,包括創業家雜志、中國企業家雜志等等。
2012年下半年因為找了一個杭州的合伙人,我2012年底就把公司從青島搬到了杭州,開始了第5次創業。
準確地說,第5次創業不算失敗,因為2013年我們十幾個人就做了200多萬業績,并且現在公司還發展得不錯,只是我2014年中旬退出了。我退出的原因是:公司太“重”,做得太吃力。
A、人力結構重:
第5次創業我們不知不覺把團隊做成了橄欖型結構:上面是業務系統,就我一個人開發市場;下面是執行系統,只有2、3個人做文案、設計;中間是運營系統,包括財務、人力、前臺、策劃、管理等,有7、8個人。
這種團隊結構在業績不好的時候,固定成本很高,虧損幅度大。在業務多的時候,又干不了幾個,因為實際干活的人太少。所以造成了賺錢的時候賺得很少、虧錢的時候虧得很多,公司經營得很吃力。
B、決策重:
我算是公司創始人,開始主要決策是我做。不過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投入資金(橄欖型團隊結構),錢主要是合伙人出的,所以后來合伙人的股份比例超過了我。公司于是出現了雙頭決策。A說A有理、B說B有理,誰也沒法說服誰。其實很難說誰的決策對、誰的決策錯,因為雙方各自的經驗和角度不同,按照誰的決策做都有可能成功。比做錯決策更可怕的是不做決策或決策搖擺,因為決策錯了可以及時調整,但如果不做決策或決策搖擺就會讓員工無所適從,讓團隊固步不前。
我現在做自由人事業,堅決把公司做“輕”。
A、團隊結構輕:從橄欖型到啞鈴型
前面是業務系統,我們發展了幾十人的兼職業務團隊;后面是執行系統,我們發展了幾百人的眾包團隊;中間是運營人員,我培養為核心人員,保持在10到20人的規模。
這樣的啞鈴型,業績低的時候,固定成本很低,虧損額度很??;業務多的時候也可以消化。所以賺錢的時候賺得比較多、賠錢的時候賠得比較少,現金流整體比較好。
B、決策輕
我現在采取“戰略上獨裁、執行上放權”的管理模式,重大問題基本都是自己說了算,這樣非常適合初創階段,因為反應速度很快,一旦有什么想法就立馬執行,做對了就長期執行,做錯了就停掉。試錯速度快、成本低。
雖然我曾開垮過5家公司,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因為在我的字典里,失敗者的定義是你放棄了、不再前行了。而我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前行。當然我暫時也還不算一個成功者,雖然我目前做的自由人事業成長得非常穩健、發展前景也很看好,不過暫時規模還比較小,所以我算是一個在路上的人。
男人干什么最容易發財?致富好點子任你挑 2014-01-24 | |
創業者必讀:這七類人的錢最好賺 2013-11-20 | |
了不起的創業者不會做的7件事 2013-11-20 | |
創業者如何創建公司? 2013-11-20 | |
“服務員荒”提前來臨 月薪2000雇不到白班服務員 2013-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