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卡糾紛案10年增長50倍 多為年輕人涉案
“不到十年的時間,信用卡案件的數量增長了50多倍。”西城法院今日發布了《銀行卡審判白皮書》,對信用卡案件進行統計分析,并對金融單位提出了日常管理的建議。
信用卡案件數量有所回落
著名的“金融街(000402,股吧)”就在西城法院的管轄范圍內,這里聚集了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以及眾多商業銀行,可謂是北京乃至全國的重要金融樞紐。金融單位的聚集以及信用卡發卡數量的增加,推動了信用卡糾紛數量的增長。
2005年,西城區的信用卡糾紛案件僅有78件,而案件數量達到峰值的2011年,案件數量達到了5558件,增長了70余倍。而后兩年,案件的數量有所回落。
西城法院民三庭法官表示,近十年來,信用卡行業競爭激烈,導致信用卡發放的門檻降低。部分銀行工作人員為了工作業績,對信用卡辦理把關不嚴,而持卡人不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而消費,直接導致了信用卡糾紛的上升。
“而近年來,銀行催收制度的規范和持卡人還款意識的增強,使得信用卡案件的數量有所回落。”白皮書的作者之一趙萌法官表示,信用卡業務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走上了良性發展的渠道。2012年,案件降幅達到35.3%,而去年則出現小幅增長,整體仍呈現下降趨勢。
案件的最大標的額在2013年也達到了峰值,由于一些信用卡拖欠時間長,利息、滯納金等費用的累計,產生了較大的欠款額。
案件多為銀行訴持卡人
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信用卡案件的訴訟主要是由金融機構對持卡人提起的,個人訴銀行案件數量極少,近些年維持在每年10-20件,與每年數千件的案件總數相比,則顯得微不足道。
“銀行和媒體對信用卡業務的宣傳,讓持卡人了解了信用卡的使用方法,也引導了持卡人的理性消費。”趙法官認為,銀行領用合約的完善也防范了糾紛的發生。同時,銀行主動積極的事前調解,也使得大量案件不會進入訴訟程序。
而占到信用卡案件極大比重的,是金融機構對個人提起的訴訟。趙法官表示,銀行為了方便工作,一般會在案件累積到一定數量后統一訴訟。比如北京銀行(601169,股吧),在2013年上半年信用卡案件數量為0,而下半年則為472件。這四百余件案件中,北京銀行均為原告。
“而在前些年,信用卡業務并不完善,存在著銀行審查不嚴導致批量冒辦卡的情況。”趙法官表示,銀行從源頭控制辦卡風險,是降低信用卡糾紛數量的關鍵。
西城法院向銀行“支招”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少軍認為,現在銀行卡領域基本沿用發改單位的格式合同,這存在很多問題。“我們用銀行卡已經用了很長時間,經驗應該已經足夠豐富,應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作出進一步的規定,以保護各方的利益。”
這也是白皮書所提到的關鍵建議。由于銀行是格式合同的提供方,要重視對格式條款的提示說明義務。“信用卡業務領域仍然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和專業的計算方法,如果對此沒有盡專門的提示和說明,我們仍不能說銀行盡到了充分的提示和說明義務。”趙法官表示,關于收費標準、安全用卡和新業務等事項的告知,要特別引起重視。
除了對持卡人進行明確告知,銀行在自身管理中,也要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程序。西城法院在審理中發現,在身份審核問題上,銀行存在漏洞。在持卡人通過電話申請掛失并補辦新卡時,對持卡人身份審查過于寬松,容易出現金融風險。
趙法官認為,催收模式的僵化,尤其是對失聯人員的催收缺乏有效手段,是導致訴訟案件大量增加的原因。“我們建議銀行加強與持卡人的聯絡,比如通過手機客戶端、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進行良性互動。”
面對依然存在的金融風險,白皮書向廣大銀行“支招”:把好信用關,強化風險意識,同時要加強催收,才能從源頭避免銀行卡欠款風險。
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合規部總經理文建秀在會上表示,白皮書為銀行的合規工作提供了指導。“尤其是在證據的收集和催收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為我們銀行提出了特別有效的建議。”
中信銀行推JCB御尊信用卡 2014-10-15 | |
中信銀行發布赴日商旅信用卡 2014-10-08 | |
中信銀行正式推出全幣通信用卡 2014-09-15 | |
中信銀行楊華輝:信用卡要充分觸網 2014-08-18 | |
中信銀行發行全幣通信用卡 2014-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