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品問世:移動支付添力 股價觸當日高點

被市場久盼的蘋果新產品終于面世,但效果似乎不及預期。北京時間2014年9月10日,蘋果正式發布了新一代iPhone——4.7英寸的iPhone 6及5.5英寸iPhone 6 Plus,與預期不同的是,所謂的“藍寶石屏幕”似乎并未出現。
資本市場反應迅速,當天收盤,蘋果股價在納斯達克市場的常規交易中下跌0.37美元,收報97.99美元,跌幅為0.38%,而此前過去52周,蘋果的最高股價為103.74美元,最低股價為63.89美元。
而由于預期中的“藍寶石屏幕”未現身,機構對其藍寶石供應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進行瘋狂卸貨,曾與蘋果簽約近6億美元訂單的藍寶石供應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周二股價大跌,跌幅一度超過12%。
不過備受期待的移動支付系統Apple Pay可能成為新亮點,在此消息刺激下,蘋果盤中最高觸及103.08美元的當日高點,漲幅達4.8%,而據報道稱,蘋果Apple Pay數字錢包軟件將使用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 Semiconductors)的芯片,后者股價也在最近交易中上漲1%,至71.70美元。
消息指,Apple Pay的初期合作伙伴包括賽百味、麥當勞、迪士尼、沃爾格林、梅西百貨、絲芙蘭和梅西百貨,當然還有蘋果商店。此外,Groupon、Uber和Panera也都整合了Apple Pay,讓顧客無需輸入任何支付信息便可完成支付。
長期以來,蘋果新品發布也會引起A股資本市場的狂歡,此前在iPhone 6將采用藍寶石屏幕的消息刺激下,露笑科技等藍寶石概念股曾經掀起上漲潮,但9月初在“4.7英寸小蘋果將放棄藍寶石屏”的消息影響下有所回調。
不過移動支付和可穿戴設備的炒作或者可以持續。9月初有消息傳新iPhone手機錢包將問世,A股的移動支付概念股率先反應,新開普連續兩天漲停,而南天信息則走出連續四漲停的強勢走勢。
iWatch則或再度引爆可穿戴概念股的狂潮。根據研調機構CCS Insight發布的預測報告,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970萬臺提高至2018年的1.35億臺。CCS Insight預估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有87%的比重是屬于手腕相關產品,包括6800萬支智能手表以及5000萬支智能手環。
分析師認為,iPhone6和iWatch的推出,必將掀起三大運營商間新一輪爭奪戰,而可穿戴設備亦會再度成為焦點,加之小米、樂跑等企業的提前布局,這一市場的競爭將愈發激烈。而可穿戴設備的流行,帶動了曲面與柔性顯示面板的市場需求。
目前,在A股市場上,國內僅有蘇大維格和歐菲光具有柔性導電膜的生產能力。當前蘇大維格的柔性觸控導電膜開發全部由其控股的子公司維業達觸控科技進行,在建產能1.5kk/月(7寸),而半年報中柔性導電膜的開發進度已經接近50%,并計劃于2015年上半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