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報預喜不足四成 變臉王榮信股份預虧8500萬
英飛拓(行情, 問診)、永泰能源(行情, 問診)、雅戈爾(行情, 問診)等10家公司昨日一同發布了2014年中期業績預告,其中雅戈爾預計2014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70%到90%。不過,英飛拓則發布了一份繼續虧損的公告。大眾證券報與財信網數據中心統計發現,截止到昨日,兩市共有154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中期業績預告,預告增長的公司僅有335家,有84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
“預喜”家數不足四成
統計顯示,1542家已發布中報預告的公司中,預計“扭虧”的有96家,預計“繼續盈利”的達到了145家,加上“預增”的335家,兩市目前“預喜”的公司數為576家?!邦A喜”公司占可比總數的37%。
在中報“預喜”上市公司中,生物醫藥、機械、TMT行業占比最大。這其中有20家公司預計增長幅度超過1000%。
它們分別是,尤夫股份(行情, 問診)、美亞柏科(行情, 問診)、大慶華科(行情, 問診)、長城影視(行情, 問診)、游族網絡(行情, 問診)、華電能源(行情, 問診)、晉億實業(行情, 問診)、贊宇科技(行情, 問診)、新鄉化纖(行情, 問診)、寧波聯合(行情, 問診)、黑貓股份(行情, 問診)、黑牛食品(行情, 問診)、四環生物(行情, 問診)、華儀電氣(行情, 問診)、吉峰農機(行情, 問診)、大富科技(行情, 問診)、鑫富藥業(行情, 問診)、三五互聯(行情, 問診)、中國高科(行情, 問診)、天茂集團(行情, 問診)。
尤夫股份因產能釋放,生產穩定,銷售形勢良好,產品毛利空間有所增加,上半年預計完成凈利潤4483.67至45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797%,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預增王”。
幾家歡喜幾家愁,33家公司預計虧損超過1億元。煤氣化(行情, 問診)、云鋁股份(行情, 問診)、*ST超日均為連續虧損的公司。
榮信股份(
行情
,
問診
)“大變臉”預計最高虧損8500萬元
在今年的業績預告中,業績“變臉”的公司頻頻出現。1542家公司中,合計84家公司兩次發布預告,而業績預測的結果也發生性質變化。
統計顯示,84家“變臉”公司中有13家的業績是“由喜轉悲”。諸如江粉磁材(行情, 問診)、金磊股份(行情, 問診)、中泰橋梁(行情, 問診)、海欣食品(行情, 問診)、萊美藥業(行情, 問診)、沃森生物(行情, 問診)同洲電子(行情, 問診)、紫鑫藥業(行情, 問診)、榮信股份、科冕木業(行情, 問診)、圣萊達(行情, 問診)、希努爾(行情, 問診)、步森股份(行情, 問診)、江海聯訊(行情, 問診)等公司均是在二次修正預告中給出了“首虧”的預警。
榮信股份在2014年4月26日披露的2014年第一季度報告中,預計2014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的變動幅度為下降100%-70%。僅僅數月之后,公司二次修正預告稱,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幅度在5500萬元至8500萬元區間。
另外,16家“變臉”公司發布預減公告,它們分別是,上海鋼聯(行情, 問診)、深圳惠程(行情, 問診)、天立環保(行情, 問診)、經緯電材(行情, 問診)、金利科技(行情, 問診)、聯創節能(行情, 問診)、華宏科技(行情, 問診)、凱撒股份(行情, 問診)、北玻股份(行情, 問診)、山河智能(行情, 問診)、卡奴迪路(行情, 問診)、亞夏汽車(行情, 問診)、東方鐵塔(行情, 問診)、粵傳媒(行情, 問診)、力生制藥(行情, 問診)、金融街(行情, 問診)。
中報風險開始暴露
對于中報預告情況,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表示:“近期市場調整,尤其是創業板成長股調整,一個主要的擔心就是中報業績低于預期。從目前A股上市公司交出的業績預告成績單看,預計將有不少個股存在業績不達預期的情況,短期內自下而上的排雷工作成為重點?!?/p>
海通證券(行情, 問診)則分析,公布預告市值占比超過50%的行業中,中報增速較一季報明顯加速的包括元件、林業、金屬制品、半導體、家用輕工;中報較一季報明顯回落的行業則包括專用設備、農產品(行情, 問診)加工、紡織服裝、高低壓設備、水泥制造。
中金公司則表示,從中報預覽結果來看當前自下而上的2014年盈利預期有下調風險。全部A股盈利完成度雖與過去三年均值基本持平(51%),但非金融盈利完成度只有43%,比過去三年均值低5個百分點。分板塊來看,有色金屬、港口航運、航空機場、農林牧漁等行業中報預計完成度相對較低。
大同證券資深投資顧問劉云峰則向本報記者表示:“雖然現在創業板連續下跌,但是大盤穩定,所以個別業績黑馬的創業板個股行情值得期待,但是要回避炒作。”
銀河證券還認為,中期繼續推薦成長股兩類股票,第一,科技型成長股,信息安全下的去IOE行情。信息安全之外,持續推薦三類確定性成長方向:電動智能汽車、智能生活服務、智能生產服務。
其次,調整基本到位的大消費類,重點看品牌消費品、醫藥和醫療服務、教育和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