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集團改革樣本:海博股份資產重組拉升證券化率
混合所有制和證券化正成為光明食品集團在2014年的一項主要課題。2014年6月12日晚間,光明食品旗下上市公司海博股份(行情, 問診)(600708.SH)發布重組方案稱,公司將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持有農工商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和上海農工商房地產置業有限公司25%股權,并通過農房集團及其子公司明旺地產間接持有農房置業75%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6.76億元。
預案顯示,海博股份以其除物流業務相關資產外的其他資產及負債,與光明食品持有的農房集團72.55%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同時,光明食品、大都市資產、農工商綠化及四名自然人將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農工商地產董事長張智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海國資改革是促成此次資產重組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已具備了參與光明集團整體國資改革和跨界發展的充分條件,房產屬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上容易受到限制。國資重組能夠讓企業經營更市場化。
證券化提升至30%
作為上海國資委旗下最重要的食品農業類資產平臺,光明食品實施改革意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光明食品在上報給上海國資委的改革方案中承諾,計劃未來3-5年時間內,光明集團旗下混合所有制的企業占比會達到80%。
光明食品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現這個目標的主要辦法就是將原有資產證券化。農工商地產借殼上市就是光明食品集團提高核心資產證券化率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
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莊國蔚此前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已經制定完成,標志是集團資產證券化。但目前光明食品集團已上市的資產僅占集團總資產的20%左右,而光明的預期目標是:要在3-5年的時間內將旗下資產的證券化率提高到50%左右。
而光明食品旗下的農工商房地產公司就成為一個主要載體。資料顯示,農工商地產前身為上海農口房產聯合開發經營總公司,成立于1988年5月。公司注冊資本為11.2億元,截至2013年底資產總額312.3億元,凈資產51.7億元,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國家一級資質,是上海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光明食品集團資產管理部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農工商地產整體上市后,可以將光明食品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提升8-10個百分點,目前粗略估計光明食品的證券化率水平可以從原先的20%上升到30%。”
這也意味著,光明食品三分之一左右證券化率的國資改革目標已經完成,這在新一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中堪稱神速。
而農工商地產也無疑將借殼海博股份登入資本市場,從而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農工商地產董事長張智剛表示,公司計劃要在三年內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員工收入增幅50%以上;力爭進入全國房地產行業綜合實力30強,上海房地產行業綜合實力力爭前5名,力爭進入全國房地產行業第一集團軍。在光明食品集團系統內,農工商地產的利潤總額要確保第一,行業規模確保第二,力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