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盯上話費寶、彩票寶 投資者需“理性購買”
去年余額寶橫空出世以來,寶類產品大行其道。目前,余額寶的理財收益率降到5%,各種中小基金公司又開始謀求和擁有強大用戶基礎的機構進行跨界合作,于是,話費寶、彩票寶等產品紛紛登場。
業內人士提醒說,居民在將閑散資金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更要提防各類“寶”的投資風險。
話費寶只針對合約機客戶
在沈陽手機賣場,現在,很少有“存話費贈手機”這樣的“0元購機”活動了,但是捆綁進來的固話費、寬帶費等,形式依然是客戶將一定量資金預先存入手機賬戶,然后通信公司再按月以話費返還的名義,將這部分預存費用沖抵客戶的手機話費。這樣,預存費用往往要在手機賬戶里躺上12個月、24個月或者更長的36個月。
于是,針對這些預存話費,基金公司就推出了話費寶業務,就是客戶將合約計劃涉及的全部費用投資于所對接的貨幣基金,基金將對應的基金份額予以凍結,并由這部分被凍結的基金份額幫助客戶自動支付每月的套餐費用。
彩票寶給客戶補貼購彩錢
本周二,一家互聯網彩票平臺開始推出一款被稱為彩票寶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在這家互聯網彩票平臺上,需要用戶預存一定的現金,下單購彩后,賬戶中的資金才會轉移到各省的彩票中心。這樣,就會有一部分“沉睡資金”在彩票網站的賬戶上,資金沉淀量大約在百萬元。購買彩票寶的客戶在獲得基金收益的同時,彩票網站還提供等額的現金彩票補貼,可以用來購買體彩或者福彩。比方彩票寶的收益率可以達到5%,那么,彩票網站就會相應的再拿出5%的現金補貼。
一位彩票行業專家表示,彩票網站跨入互聯網金融,可能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贏利點,但合規性問題可能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證監會規定,互聯網公司銷售基金,必須取得證監會頒布的第三方銷售資質。此外,基金銷售機構不得采取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基金份額等方式銷售基金。互聯網公司對基金銷售的補貼,往往是作為一種前期的階段性活動,長期補貼的話,成本其實非常高,互聯網公司可能也很難持續下去。
寶類產品年化收益波幅大
時下,各類采用互聯網手段對接貨幣基金產品而生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行一時,大多數客戶都認為這類“寶寶軍團”風險較低、申贖較為方便,而且收益水平也比較高。
業內人士分析說,寶類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的波動幅度較大,往往是幾天時間,收益率就能相差一成左右。比如某款貨幣基金在某個時間段投資了較高收益的投資標的,當投資標的到期結算時,當日的收益就會特別高,根據7日年化收益率的計算規則,此后7天內,這款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會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