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去年盈利近1700億 短期以防御為主
基金2013年年報已全部披露完畢。據天相數據統計,72家基金公司旗下共1731只公募產品在2013年整體盈利1686.93億元。其中,受益于2013年的結構性行情,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表現居前,分別取得利潤919.28億元和541.06億元。
偏股型基金收益頗豐
從基金業利潤狀況來看,2013年各類型基金大多取得正收益。其中,受益于2013年的結構性行情,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表現居前,分別取得利潤919.28億元和541.06億元。受標的指數多為大盤指數影響,指數型基金收益墊底,虧125.18億元。
具體來看去年偏股型基金,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260109)、易方達可循和景順長城精選藍籌(260110)利潤位居前三,分別達24.33億元、22.84億元和22.55億元。除此之外,混合型基金收益也不俗。其中易方達價值成長(110010)、華夏回報和華夏紅利表現居前,利潤分別為25.67億元、23.32億元和22.1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指數基金收益最低。南方中證500ETF聯接、華夏中小板(159902)ETF和廣發中證500ETF表現是指數基金中最為搶眼的,其利潤僅分別達7億元、6.89億元和5.31億元;而華夏上證50(510050)ETF、易方達上證50和嘉實滬深300(160706)ETF利潤分別為-21.82億元、-18.54億元和-14.36億元。
且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偏股型基金方面也有新的表現。自3月以來,以銀行、地產為代表的權重藍籌走出一波反彈行情,優先股以及地產政策松綁等相關利好刺激下,此前超跌嚴重的低估值藍籌等確實有技術性修復需求。從盤面熱點來看,京津冀一體化和國企改革等題材表現強勢,涌現出一批強勢股,遭到各路資金的追捧。其中,國企改革已開始由上海向全國輻射。
短期內以防御為主
對于后市,有業內人士分析道,目前經濟基本面擔憂并未退去,宏觀經濟數據偏弱,信用風險擴散、流動性環境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IPO重啟預期等因素對市場形成明顯的壓制,在此背景下近期投資者情緒轉向謹慎,市場風險偏好下降。
落實到后期基金投資上,上述人士建議短期內采取相對防御的策略。在具體品種的選擇及投資機會的把握上,一方面從相對穩健的角度,關注投資組合具備一定估值優勢的基金;另一方面從靈活的角度,關注投資度高的品種,積極把握熱點投資機會的切換。而短期中小板、創業板回調風險加大,建議短期規避,并積極配置國企改革熱點主題和價值型基金防御系統性風險。基金投資因以中長期為主,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和改革預期增加疊加,建議高倉位配置偏股型基金,并適當配置固定收益品種。個基選擇上,建議價值成長均衡,重點配置藍籌個基,短期回避高成長股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