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淘寶雙十一或取消
◆ 影響三
雙十一或取消
對于上市企業,中國采取的是審核制,美國采取的是注冊制,其關鍵的區別在于,相比較實際贏利能力,美國股市更看重企業的發展空間和贏利模式,還有一則重要的條件是“誠實”。
“西方股民對于過低價格的促銷,很容易產生一種不信任感。”一位熟悉赴美IPO的律師分析,阿里很有可能會出于法規監管、商業模式業務贏利點等綜合考量而取消雙十一這樣的大型促銷。
首先,在美國,各州之間的法律、對電子商務運作的規則各有所不同,天貓雙十一的低價促銷活動很容易觸犯到聯邦法或各州州法制定的類似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法律,“對方很有可能會以商家不得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銷售,并認定天貓雙十一這樣的促銷存在傾銷行為而把阿里巴巴告上法庭。”律師孫斐然也認為,這種訴訟的危險系數很高。
此外,西方股民對商家低價促銷這種商業模式的看法也與國內有很大不同,他們認為這樣大型的促銷模式,是對商戶的一種利益減損,從而對企業的盈利模式產生懷疑。因此綜合考量,孫斐然認為,美國當地的商業律師,很有可能會建議阿里取消雙十一這樣的大型促銷。
2013年的雙十一,阿里創下了350億元的銷售紀錄,但也因此引起傳統商業的不滿。
◆ 影響四
成本上漲阿里步步驚心
對于阿里這樣一家航空母艦式的巨型公司來說,跨國上市的運作,顯然受到的矚目與所要承擔的風險成本成正比。風險成本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跨國運作,另一個則是訴訟風險。
孫斐然分析,阿里巴巴一旦在美國上市,受到的約束可能是雙重的,“要看中美雙方法律對這樣一個重疊企業是怎么管的,大家的管轄權怎么劃分,這個過程非常復雜。”對于阿里這樣一家涉及到網絡平臺的上市公司,勢必要貼著規則,做結構上調整,馬云得玩好“太極”,“上市前,阿里應該要謀劃好哪一種架構是最劃算的,受到的監管最少,然后才去做結構調整。”當然,即便有萬全準備,雙重管制下的風險成本依然不會低。
除了來自政府層面的管制外,先前提到的訴訟風險也將讓阿里步步驚心,由于阿里此前在與雅虎爭奪支付寶歸屬權的問題上犯有“前科”,因此美國市場對于阿里始終抱有觀望狀態。這意味著,阿里在美國上市后,將面臨比其他公司更高的訴訟風險,任何造假和違規都有可能面臨訴訟和高額賠償。
“上市后,阿里所要面對的高昂成本代價,可能會讓它應接不暇。”在馮林看來,阿里的此次赴美上市,目的是為保住更多股權,因此顯得非常被動,沒有辦法去衡量之后的風險,“現在只能從法律上去規避,市場層面恐怕目前很難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