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帶給傳統銀行沖擊 余額寶則帶來“危機”
從去年開始,互聯網金融成為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傳統銀行也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筆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影響是革命性的,影響很大。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深入應用,銀行雖然也因此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電子渠道,更為眾多的客戶提供了以前難以想象的產品。比如據筆者了解,很多智能手機用戶將銀行客戶端下載到手機中,這樣就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到銀行的理財產品信息,使客戶獲得更高的收益和更大的便利,但銀行的模式畢竟是單一的,有限的,遠遠滿足不了人們豐富多樣的需求。
筆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三大方面:首先是客戶的沖擊,阿里巴巴、淘寶本身就有大量的客戶,這些客戶既包含他們平臺上的電商,也包含網購用戶,這些客戶是阿里集團做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而傳統銀行即使轉型做互聯網也沒有一個具備這樣的優勢。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沖擊,互聯網金融不是技術導向,而是消費者導向,現在互聯網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智能手機也伴隨著我們穿行于大街小巷,時時刻刻為我們進行網絡社交服務。消費者的習慣就是市場,都是互聯網金融的基礎。面對這樣的變化,銀行已經逐漸或者已經不能夠滿足未來客戶需求,現在人們更喜歡的是足不出戶,一切事情在網上完成,互聯網金融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在這強大的互聯網金融面前,傳統金融靠改變盈利模式、調整業務結構、改變客戶基礎、改善服務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統等并不完全有效。現在需要的是全新的模式,而非舊有模式的延伸。
第三是大數據,大網絡的優勢,數據顯示,阿里小微信貸的貸款不良率為0.87%,低于我國銀行業0.96%的水平。有報道稱,供應商利用京東供應鏈金融平臺獲得融資的資金成本為每日0.019%,相當于7%的年化利率,遠低于同類銀行貸款產品的年利率。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其大數據,大網絡的科技優勢。有了金融大數據的支持,就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無論是百度金融中心理財平臺支持推出的兩款金融產品,還是支付寶的余額寶都是對用戶需求的一種應對。他們根據海量網民的搜索,捕捉大眾用戶的金融需求,以定制化產品深入80%的藍海理財用戶,而傳統金融業主要賺得是20%富人的錢,因為很多傳統金融的理財都有一個不低的門檻約束著用戶的參與機會。
另外,通過互聯網技術,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去識別風險,管理風險,能更有針對性、更好的為小微企業以及消費者的金融需求服務,而傳統金融企業卻不具備這樣的數據優勢。
當下互聯網金融從銀行傳統業務角度看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三方支付、網絡信貸、網絡理財,這三項也是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如果說支付寶的網絡支付讓傳統銀行業領教到什么叫“沖擊”的話,那么余額寶的網絡理財則讓傳統銀行業領教到什么叫“危機”,這種沖擊就是金融脫媒,也就是隔絕著客戶與銀行的聯系,如余額寶正好卡住了銀行資金來源的咽喉,正好切斷、截流了銀行活期存款來源的渠道,正在動搖傳統銀行的基礎和根本。網絡信貸也必將分掉銀行很大一部分信貸份額,總之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是革命性的,而現在這種影響才剛剛開始。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世界經濟項目主管)
姜建清:現代金融業遭到互聯網行業嚴重挑戰 2014-01-26 | |
保險余額寶推出短期沒戲 綜合經營能力面臨挑戰 2014-01-26 | |
沃爾瑪山姆會員店所售牛肉漢堡被訴主要是雞肉 2014-01-26 | |
你真能玩轉信用卡嗎?巧用信用卡理財收益不菲 2014-01-24 | |
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互聯網金融不能被神話 2014-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