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家預核準民營銀行或已募資本金800億 多為試試水
記者翻閱上市公司的公告發現,已公布的8家籌建中的民營銀行的注冊資本總規模超過200億元
從去年7月份開始講述的民營銀行故事,似乎都把時間表定在2014年。雖然具體細則尚未出臺,但是僅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集結了數百億元資金及超過30家上市公司參與其中。
1月6日,銀監會召開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明確了2014年銀行業監管工作重點,其中包括: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和方式,試辦由純民資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做好試點制度設計,強調發起人資質條件,實行有限牌照,堅持審慎監管標準,訂立風險處置安排;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至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據統計,截至目前近70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預核準,且有30-40家上市公司參與民營銀行的籌建。《證券日報》記者翻閱上市公司的公告發現,已公布的8家籌建中的民營銀行的注冊資本規模就超過200億元資金。平安證券曾預計,未來民營銀行的資本金將維持在10億左右的資本金平均規模,據此計算,目前民營銀行的隊伍中大致已經集結了800億元的資金,當然這還不包括還在申請和討論中的計劃。
雖然民營銀行聚集了眾多目光,但是上市公司的想法卻大不相同。“有的上市公司參股或發起組建民營銀行是因為確實是看好金融領域的發展,并且跟公司自身主營業務形成協同效應,但是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很少數。更多的則是看好銀行的高利潤,僅作為一項投資”,業內人士指出。
華融證券首席分析師肖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就像民生銀行最初發起一樣,都是出很少錢試試,但后來劉永好開始收購其他小股東手里的股份,成為大股東,成就了今天的民生銀行。”
約800億元資金靜待開閘
自民營銀行橫空出世后,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已有幾十家民營銀行拿到“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多家上市公司參股或發起組建的民營銀行規模也部分浮出水面。
江河創建公告稱,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于2013年11月1日簽訂了《關于發起設立首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投資合作意向書》。注冊資本為20億元,股份總額為20億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其中江河創建認購股份的數額為7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35%。朗姿股份有限公司擬認購股份的數額為3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15%。
由宏達集團牽頭申報的蜀商銀行,名稱已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批準,股本規模30億元-100億元。
去年12月份,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山西同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書》,擬參與籌備設立山西同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工商部門名稱預核準)。其中,公司擬出資2億元人民幣,占同昌銀行總股本的20%。山西同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
克明面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于2013年12月10日與現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唐人神控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力遠高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南縣克明投資有限公司在長沙市簽訂了《湖湘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意向協議書》。根據協議約定,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億元人民幣參股籌建湖湘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額占公司2012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5%。湖湘銀行注冊資本暫定為40億元人民幣(以相關部門最后核準額為準)。
新華聯確認參與發起民營銀行的消息是真實的,稱湖南省人民政府已正式行文向國務院請示,由該公司作為共同發起人之一成立民營銀行,注冊地在湖南長沙,注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
建研集團稱,擬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參股商匯銀行(暫定名,具體以工商部門核準的名稱為準)。商匯銀行擬注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投資3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其余97%共計97000萬元由其他股東投入。
九州通日前公告,公司擬與湖北省其他8家企業一起籌備設立一家以服務物流行業為主的企業銀行,現已向武漢市政府遞交了相關籌備申請報告。擬設立銀行中文名稱暫定為“眾邦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注冊資本30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3億元持有10%的股權。
山西兩家上市公司百圓褲業、同德化工同時發布公告稱,擬入股投資籌建山西首家民營銀行“山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公告,山西銀行擬定注冊資本為10億元,同德化工擬出資8000萬元、百圓褲業擬出資4800萬元,分別占有山西銀行8%、4.8%的股份。
以上幾家上市公司參與的民營銀行均公布了注冊資本,合計超過200億元。另據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已收到工商部門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但未公布具體注冊資本及出資規模,如金發科技、青龍管業、寶麗華。
此前,有報道稱全國首份地方版《試點民營銀行監督管理辦法(討論稿)》(以下簡稱《辦法》)已完成報至銀監會,并被銀監會列為“范本”,成為制定全國版細則的重要參考。《辦法》對民營銀行的設立門檻、股東資質、股權變更、公司治理以及機構撤銷等做出了全面的規定。
在設立民營銀行門檻方面,按照規發起方定需一次性拿出不低于5億元不高于10億元人民幣作為注冊資本,設立后視發展情況逐步增資。
平安證券也曾預計,未來民營銀行的資本金仍將維持在10億元左右的資本金平均規模,據此計算,目前民營銀行的隊伍中至少已經集結了800億元的資金,當然這還不包括還在申請和討論中的計劃。
上市公司多為財務投資
民營銀行還未出生就熱度直升,多家上市公司已經迫不及待鍍“金”,但是這背后卻大多只是淺嘗輒止的想法。以亞寶藥業為例,公司擬出資2億元人民幣參與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的同昌銀行,占總股本的20%。
中報顯示,亞寶藥業2013年上半年總資產28.32億元,其全資子公司亞寶藥業太原制藥有限公司、亞寶藥業四川制藥有限公司、山西亞寶醫藥經銷有限公司的總資產分別為1.67億元、1.64億元和1.77億元。
也就是說,亞寶藥業在民營銀行上下的功夫,規模僅是一個子公司的總資產。
再如山西銀行擬定注冊資本為10億元,同德化工擬出資8000萬元、百圓褲業擬出資4800萬元,分別占有山西銀行8%、4.8%的股份。
“這樣的投資規模不大,可能連董事會都進不了”,分析人士指出。“在現在實體經濟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金融行業仍然是一塊看起來很美的蛋糕,因此上市公司當然不會放過進入相對利潤較高的銀行業。”